個人剛進房地產三個禮拜,前天把營業員的執照課程上完,就等證照號碼。
再進來房仲業前,我看了十幾年的房仲業(我父母均從事房仲業,但是是自己開的一家小店,過得不好也不算太差)
從國小時就跟著爸嗎扛著休閒傘跟瓦斯爐,帶著泡茶工具跟著去路邊擺地攤,有帶看時我還要幫忙顧攤位。
房子打掃粉刷油漆清運之類的就跟著一起做,反正屋主要賣房子就是要把房子整理的漂漂亮亮給客人看。
就這樣看了十幾年,父母親的職業以及工作態度讓我對房仲這個給人買一個夢想、希望以及避風港的行為是有相當好感的。
那現在我也踏進房地產,不過母親是把我丟到比較熟的在地加盟店去實習。
進去後才知道,根本市面上的房仲業跟我之前在家裡所看得情況完全不同。
投機客有多氾濫,進來了才知道。家裡的人沒跟投機客打過交到(那種買來轉手賣得那種),投資客是有打交道,但是也僅只於處理快要被法拍的人幫他做些動作,那些房子後來也不像現在的投機客買來墊高就想賣。
但是進來外面公司後,一整個完全不能接受那種接到價格低於市價的案子馬上叫投機客進場。
後來有問主管,手上名單自住的比投機客少?為什麼都叫投機客進場
嘛,房仲業就是要賺手續費,投機客是個可以很快成交的一種買方,這樣子不但可以把房子後來鎖死給自己賣也可以收服誤費,遠比那些自住的看了好久好久又覺得價格好貴(低於市價我就不知道啥叫貴了,要低於公告現值?),一整個比起來遠比投機客看了ok成交不用幾小時來的快速,這樣子就有業績了。
還有遇到什麼中人不給中人費,或者是想跟中人殺價的。
結論?外面房仲業每個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並不是我從小耳濡目染的那種高尚節操仲介。
進來的幾天都在看公司的案子,看了十間他媽的有三間一看就知道是投資客搞過得。
這東西要我怎麼跟自己想住的自住客推銷,很漂亮是沒錯,但是沒然後了阿?
偏偏自住客現在手邊的籌碼遠比投機客出的價值低很多。
..
這種情況我自己看了都很煩,想說出來可以磨練磨練或者是可以幫忙到想買房子的人。
但是作到現在我只知道我壓力真是好大...
不是沒業績的壓力,而是對於這個工作環境所產生出來的風氣以及價值觀感到十分的困惑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