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以供需理論分析打房效應,歡迎批評指教

帝國華擊團-大神一郎 wrote:
現在一家五口需要一間...(恕刪)


就跟你說用人口來分析房市需求太簡化了
方向不對的垃圾分析你還花一大堆時間繼續分析下去....




加上人口因素, 又高明多少?
買方沒出到這個價, 老子不賣就是不賣!
要賣方自行吸收稅金, 黑洗抹可寧A逮季.....

帝國華擊團-大神一郎 wrote:
討論房價"長期"供需...(恕刪)
litonchen wrote:
就跟你說用人口來分析...(恕刪)


你說垃圾就是垃圾?

你說鹿是馬,鹿就是馬?

失敬失敬,我該稱呼您為「真理」還是「神」呢?
lienly wrote:
加上人口因素, 又高...(恕刪)


炒短線的就不要來插話了

現在討論的是長期幾十年的東西
帝國華擊團-大神一郎 wrote:
現在一家五口需要一間...(恕刪)


你看台灣現在的情況

假設只剩下1000萬人的話

台北市還是會人滿為患的...只是會變成台灣1/2以上人口聚集在台北市和新北市


這就是現實

你說會有人搬出台北養老
實際上多半都是老人年紀大之後 兒女接來台北市住
因為這裡才有完善的醫療設施

新竹的工程師 大部分都想說賺飽了就回台北市 或是跑來台北買房...
大學畢業生 幾乎都來台北市找工作...

台灣假設只剩1000萬人
那其他縣市的房價大概會剩下幾萬一坪
但是台北市的房價還是不太受影響

供給需求面還是差不多...
只是弱勢族群會更弱勢
變成跟香港一樣 很多人一輩子都只能租屋
無法買房

誰能保證能活到下一秒?

帝國華擊團-大神一郎 wrote:
炒短線的就不要來插話...(恕刪)
我是樓主,發文幾天了,綜合一下各位的意見
1.未加入人口因素
現在討論的是打房對房價的影響,打房政策對人口的影響應該不大吧。這位仁兄所提的人口問題,不論打房或不打房,人口因素都會影響房價,但是請記住,現在討論的是「打房對房價的影響」,請睜大您的雙眼看清楚,若要討論「人口因素對房價的影響」,請自行開立版面討論。

2.看來您經濟學念的不熟...請別亂套
另外..你覺得打房打得到非投資客嗎?
一般買賣的人和投資客所面對的供給和需求是相同的嗎?
我的結論是打房長期來說對房價影響不大,當然打不到非投資客,不過也打不到投資客;一般買賣的人和投資客所面對的供給和需求當然不是相同的,若照你的看法,是要如何分開分析呢??公務人員的需求跟供給分析一次、私人企業員工的需求跟供給分析一次、投資客的需求跟供給分析一次,但請記住,不管是誰,其面對的總和供給跟總合需求的曲線是一致的,當然要"混"在一起分析,難道投資客跟非投資客所面對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會不一樣??難道投資客跟非投資客所購買的價格會不一樣??

win0106 wrote:
打房了 賣方(不論是...(恕刪)


您理論的盲點是

您怎麼肯定現在的價格是均衡價格?

而不是5年前的價格是均衡價格?


sean1972 wrote:
您理論的盲點是 您...(恕刪)


首先,我想先定義何謂:「均衡價格」
當需求與供給同時存在的時候,所對應的價格與數量會達到穩定時,就是所謂的達到均衡。如果在圖形上就是表示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所交的那一點。這種穩定的關係,是透過供給與需求所達成的,所以在經濟學上,主導市場達到「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的關係,就被稱之為「供需法則」,由於法則讓供需達到均衡,促進了市場要如何分配資源,理論上可以達到最有效的配置。所以又被稱之為「價格機能」或者「市場機能」。而這個運作的機制因為無法看見,所以在亞當斯密所寫的國富論中稱他為「看不見的手」。

價格機能果真如此神奇?例如蔥價上漲,農夫因為蔥價比蒜價好,將蒜圃改種蔥圃;因而使得蔥價供給增加,蔥價回穩。換言之、若蒜價過高,則飆高的價格會導致資源投入到生產大蒜,最後使得大蒜產量正常,蒜價回穩。農夫所持有的資源(土地),在價格的變動中,作了最有利(理性)的選擇(資源使用)。

如果需求與供給改變,必定會影響均衡價格,需求增加與供給減少都會導致價格上升;而需求減少與供給增加均會導致價格下降,但是,需求增加的價格上升,均衡數量也會增加,但是供給減少的價格增加,均衡數量呈現減少的趨勢。換言之、需求減少(均衡數量減少)與供給增加(均衡數量增加)雖然價格均會下跌,但對數量的影響也不同。


根據以上的說法:所謂均衡價格就是: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所交的那一點,所對應的價格。
現在回答您的問題:供給與需求的改變,都會影響均衡價格,目前的均衡價格,與五年前的均衡價格不一樣(因為供給與需求不同)。


帝國華擊團-大神一郎 wrote:
討論房價"長期"供需...(恕刪)


房價跟供需確實關係
但供需並不完全取決於出生率
以台北市來說 環境 機能 工作率 各項皆優於其他地區
所以 中南部的人會來北部 沒錢就買新竹桃園的房子
再有點錢 住進新北市 再有錢換屋到台北市
在臺北市的又會從周邊換到大安 信義 中正區
再有錢 既使是住中正區 也會想會換到新建豪宅
而且 大多數再台北的有錢人 買了新房子也不一定會把舊房子賣了
不欠錢幹麻賣 而且非自用住宅稅率的舊房子 稅也課不高 有錢人都會放著
老一輩在台北打拼一輩子的 現在在台北有個3間房的多的是(都爽到子女)
所以台北房子一直是供不應需..

打房短期的作法 就是用稅制
長期的作法 只有一個 就是

拉近城鄉差距

這2點政府都沒做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