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張老師老是預測失準

以下純屬個人唬爛

1.張教授的模型是有前提假設,從論述租金、房價及人口來看,該模型假設應該是比較租金、房價及人口數比,或許在大多數國家是這樣,但不一定能適用我國。
2.舉例而言,A股票是1股100元、EPS1元,但預計明年會漲到150元跟B股票是1股100元、EPS10元,但預計明年會下跌至80元,相信大家會買A股票。亦就是說當不動產係跟股票一樣之金融商品時,就不太適用租金/房價比(EPS/股票)。
3.所以要探討的是我國不動產究為債券型的金融商品仰或是股票型的金融商品。由不動產歷史來看,不動產具有保本、固定收益的特徵,形式看來較偏向債券型之金融商品。惟我國長期鼓勵人民購買不動產、持有成本(有興趣可以比較養50萬的小車及3000萬房子,每年要負擔稅金+保噞+水電、稅金+保險+油錢的成本)低廉,惟上述原因可否使不動產由債券型轉向股票型的金融商品,尚有無疑。
4.惟出了台北盆地(以前是淡水河)的房價,就比較適合租金/房價/人口數比模型。為何在台北盆地內房價就不適用,我覺得最大因素應該政府長期投注建設於台北盆地內。
(1)台北盆地內商業機能發達、首致過多民眾須到台北工作,這在早期以工廠為主產業或許影響不大,但我國生生產成本遠比大陸地區或東南亞高,使得中南部民眾亦轉向以服務業、商人為主台北工作。
(2)建設較多:台北不僅地方政府經費多、相對的中央有建設亦以台北市為主,造成台北市建設多,提高居住生活品質,房子亦較搶手。
(3)交通建設:長期以自償率、使用人口做為交通建設與否,民眾買桃園,雖然房價較低,卻需負擔油錢、停車費及過路費,這些錢不如在台北市買套房可以自住,不住還可以出租收益,又進一步推昇房價。
(4)不論住台北盆地內或台北盆地外,稅賦是一樣的,所以選擇的話自然以台北為主。

綜上,台北房產已屬股票型之金融商品,張教授的模型自然不適用,但仍可適用其他地區。台北地區不動產,恐怕要多考量「資金」參數,如果以資金/房價比,台北房價就會變得合理。

經濟喜歡套用模型來討論(有少數例外)
傳統上,有價值的模型就是要具備可重複性,
在實用上,這就叫做老招,
老招一公開,沒聽過還可以拿來賺錢的。
如果三黃一劉,也用什麼模型不模型的

他們今天也不會被稱為三黃一劉的

他的模型裡
需求才是研究重點
所以房價所得就相形重要很多
但並沒有考慮到國際資金的流動
所以遺贈稅跟ECFA的效益
有點忽略了
等到大家覺得景氣真的回暖了
薪資上來了
台幣繼續升值
他才意識到
卻已經是高點了
所以參數很重要

小弟被他敎過
但還好沒聽他的話

所以,
他一直是當老師....
1515151515

shean9019 wrote:
他的模型裡需求才是研...(恕刪)


他建築系畢業...

會考慮國際經濟走勢? 當然不會

他也是投資客出身的啊?由預售短進短出到成屋.

不知道批評其他投資客時如何,網路上都查的到,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他所用的東西不過就是統計

模型再好,也是統計

但統計學開宗明義就說了

統計出的結果只在於"可能"發生的機會有多大

而"非必然"會發生這樣多次

把可能當必然,那有不死

人的腦子不斷在變

行為也不斷在變

拿過去人的行為在預測現在的人必然將如何做

不準也只是剛好而已!
基本上台灣就是地狹人稠,再加上人口大量湧入雙北市,房價長期一定是漲,小回大漲.
79年我買房在土城15萬/坪就是高點,2003年殺到12萬,現在至少23萬,未來.....誰也不知未來,因為土城及雙北市建地就是很少,除非政府做一大堆土地變更.
幾個大家都知道的台灣大富豪,林榮三/國泰 蔡家....他們土地都養了多少年,他們都不是笨蛋,垃圾變黃金,現在的內科.以前不是洪水區嗎?汐止山坡地,現在的新莊副都心,聯邦集團都占地多少年了,終於開花結果大賺一票. 因此大家不要期待房價會大跌,只有緩和穩定的上漲而已.買房只要有機會還是要趁早.

stephen02 wrote:
他所用的東西不過就是...(恕刪)


精準的國際貿易或是商業學裡面常出現的基礎理論,3大謊言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