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跌真的好嗎? 從宏觀經濟來看.


EluSiOn wrote:
看看日本, 房地產一...(恕刪)


大大您的看法是導果為因吧

你舉的這幾個例子不難發現全都有一共同點:經濟成長爆衝
但這些爆衝的原因幾乎都是不合理的炒作與政府制度不完備所造成的
剛好可以用來解釋
不正常的炒作所導致的急速成長將會造成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2~3年的急速成長卻要5~20年都還不一定能回復
不就更要檢討過度的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下的經濟體制嗎?
在民主社會下, 人人平等

在市場經濟下, 只有大吃小, 有資源的戰勝沒有資源的. 但是資本主義, 市場經濟也沒有走向馬克思當初所預測的, 因為還是有反托拉斯法, 反壟斷法, 反公平法. 阻止財團過份擴大.

------------------------------------------------------------------------------------
過去一年台北市房價漲那麽多的罪魁禍首, 絕對不是投資客. 原因是

資金流動性太高 (本土熱錢, 國外熱錢, 中國熱錢, 美國量化寬鬆)
資金取得成本太低 (美國量化寬鬆, 低利率)

問題在全世界把太多的錢放在金融業了, 然後實際借貸做實質的製造業,研發,綠能等等根本不夠消化這些資金, 錢拿在手上, 就會被通膨吃掉. 所以買黃金, 買地產(圈地養地), 買原材料期貨 (原油/能源/礦物/貴金屬 價格 漲得不像話), 去年有多少個地王, 創下每坪新高? 重點在資金太氾濫了.

量化寬鬆有沒有需要? 有絕對必要,但是管理這些錢怎麽使用, 其實政府/央行/金管會(特別是它)沒有做好控管的部分. 台灣的房地產去年漲成這樣, 是全世界資金行情造成的. 看得準的投資客, 馬上搭上順風車而已, 他們的資金, 還比不上財團在新莊副都心創下地王來得龐大或影響更大.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 房價跌真的好嗎? 從宏觀經濟來看 "
改成 " 油價下跌真的好嗎? "
或 " 水電價下跌真的好嗎 "
更甚於 " 嫌泡麵貴就去吃米飯 " (馬先生的名言)

所以一切多說無益,2012來改朝換代就解決房價的問題了.
住的正義是需要申張的,房地產不是房仲業賺取百萬年薪的戰場,更不是投機客謀取爆利的標地物.

等著轉型正義的人出現.


有些論點我也同意,但有些不是很同意,因為有點倒果為因了。

我也同意房價下跌反倒是問題,抑制房價上漲有很多種作法,奢侈稅不見得是最好的。但是你的標題就有問題了,因為首先應該要檢討的是「現在房價是正常的嗎?」如果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再繼續討論房價與 GDP 的關係才合理。

您又舉了美國醫療問題,這又有點離題了,美國健保有其問題,每個國家背景不同,況且我們國民所得也沒有美國高,拿來相比有點橘子比蘋果了
syshen wrote:
有些論點我也同意,但...(恕刪)


歷史本來就是一個循環啊, 經濟學研究歷史的很多啊伯南克就是專門研究 1930 的大蕭條啊. 所以過去發生的, 未來也會發生. 所以因果論沒有問題吧.

但我同意你說的美國收入跟台灣收入的差異, 經過我稍微粗略的計算, 美國人實質支配的薪水為 800美元 (因每月固定開銷為 2300美元), 而台灣人只有 200美元 (假設在每月有 3萬5的房貸). (扣除稅,房貸等等) 但是韓國人更加可憐, 實質支配只有 100美元, 難怪他們那麽苦悶 (數據只是 google 搜來的數據進行計算, 有誤差喲).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政府就是怕人民資產縮水
所以要課交易稅
試想一間房子被課個10%的稅,賣家成本不就上增加了
所以請支持房子交易要被課以重稅,最好是課個50%,馬上房價漲飛天,
jyhtai0313 wrote:
如果今天大安區一坪30萬, 你買到了以後兩年, 想要換大房子時, 你會用 25~28萬賣掉? 肯定會想說買個 33萬~35萬, 至少把裝修/管理費的錢賺回來. 這是基本人性,


課稅的方法很實際吧
EluSiOn wrote:
不要動不動就會罵, 挑缺點. 給出實際的方法吧. 然後在去做實際的執行看看, 你就知道耍嘴皮子真是簡單.
法拍沒有爆量 代表有人支撐住
是誰就沒人管得著


說到"掐死老闆"

現在警察裝備這麼精良

加上很多人只會收成

有什麼好建議嗎說不定滿多人會想加入

當然我是守法的好國民

我肯定很乖的.
EluSiOn wrote:
在民主社會下, 人人...(恕刪)


你這樣的看法就是我所說的:完全用自由主義與資準主義來看
而且這種目前主流的觀點一定對嗎?
我想沒有一個論點或主義是完全對的~
這是大家在讀任何學說時很少去思考的

另外,你所謂資本主義並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問題
那是因為有人警覺到放任下去是會出問題的

你說經濟是一個循環
我認為那就是人類一再重蹈覆轍的後果
歷次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哪一次不是幾年後狀況好些了~看似景氣回復了
就又來亂搞一次
難道你認為放任資本家用這套來獲取暴利,最後的惡果要全民甚至全世界來負擔~資本家完全不用負相對的責任
這樣很公平嗎

如果你認為很公平~
那就不要想說要解決衍伸的社會問題~
因為在這種資本主義的論點下
這些人就該死! 沒錢該死~沒權該死~

EluSiOn wrote:
大學的經濟課一定要好好回想.

現在大家在吵的房價上漲的原因是大家都想要往都市擠, 非都會區的房價沒有漲動的 (扣除原材料上漲後).

*都市工作機會多
*交通方便
*學區好
*生活機能周全 等等

這些剛性需求一定會帶動房屋價格上漲的. 試問如果有一天台北市精華地段的房子, 突然下跌個 30%, 大家敢買嗎? 2009年金融風暴時, 在市民大道/建國南路/忠孝東路三段那邊的房子只要一坪四十萬 (台北市的建築成本約 20萬每坪,不含地價). 但是誰在那時候敢買呢? 大家如果能住在台北市, 會選擇住在新北市或是林口嗎? 最終還是剛性需求.

我印象中沒有一個國家 GDP 在漲, 但是房價下跌的. 新加坡這幾年的房子也漲的不像話 (新加坡的政府組屋, 只是讓你有個窩, 沒有家的感覺). 這次的奢侈稅的目的只是在, 防止房地產過度交易, 因為轉手越多次, 價格漲的越快. 目的只為了減少投資客, 非自住客的資金進入到房市.

只要剛性需求在, 那麽房價一定漲. 政府另外辦法讓房價降低有

1. 都更 (但是這個是多數欺負少數, 試問一樓的店家, 頂樓的住戶, 都更後, 實際資產價值/使用面積減少, 然後黑道瓜分, 目前還是不完善的制度)
2. 空地稅/空地原價徵收 (但是地方政府不敢)
3. 中央政府遷都, 中部新興城市/區域, 帶動高房價的都會區, 剛性需求減少. (但是中央政府沒有魄力, 不敢做胡自強的建議)

我覺得期望房價下跌基本上是很不切實際的想法. 把投資者的資金抽調後, 還是會有其他資金填入, 如果今天大安區一坪30萬, 你買到了以後兩年, 想要換大房子時, 你會用 25~28萬賣掉? 肯定會想說買個 33萬~35萬, 至少把裝修/管理費的錢賺回來. 這是基本人性, 有什麽政策可以改變這樣子的人性, 我希望大家能夠分享出來.

我覺得社會住宅不是個考慮的方向, 看看對岸沒有改革經濟時, 全部是社會住宅, 試問他們開心嗎? 他們實行市場經濟後, 有了私有住宅, 房地產也是漲漲漲. 仔細從經濟學的角度去思考, 台灣國民要求政府打房是否有道理? 就像是罵健保的人可以隨便挑三揀四的罵, 但是大家可知道, 美國看個病, 掛號費 USD 68 (NT 1964), 打個針 USD 80 (NT 2311), 大家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要動不動就會罵, 挑缺點. 給出實際的方法吧. 然後在去做實際的執行看看, 你就知道耍嘴皮子真是簡單...(恕刪)


那天 路邊賣麵一碗由 50 -> 5元
是否 就完蛋了 ??

如果一開始規定房地產不能拿來炒

"如果今天大安區一坪30萬, 你買到了以後兩年, 想要換大房子時, 你會用 25~28萬賣掉? 肯定會想說買個 33萬~35萬, 至少把裝修/管理費的錢賺回來. 這是基本人性"

上面就是錯的

你買車會想把改車的錢加進去賣嗎 ??
抱歉 ,賣車時 如果你改引擎蓋是改碳纖維 還會被扣錢

今天就是多數人都認為房地產會保值 , 但房屋是不動產
真的保值的其實是 gold 黃金

鑽石價格也是被客意撐住的

以前沒炒地皮錢 黃金也是保值
那天 房價崩掉時
黃金價格還在

黃金 白銀 亂世時
還是有用
房地產 發生動亂時 能用嗎 ? 能帶走嗎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