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到處看屋,以當時3年內新成屋&預售屋為主
第一站-北投,開價3x/p, 我心中OS"笑A"有人買才有那種東西勒
第二站-內湖,開價26- 3x/p, 心中OS"笑A"有人買才有種東西哩
第三站-天母,開價3x-4x/p, 心中OS"笑A"有人買才有種東西哩
然後回到了淡水,12/p,恩,感覺親切多了,心中OS,蓋那麼多,有人買才有種東西勒
-->我決定再等等....
2009,
因為需要,所以又開始看,這時候心中OS
靠左邊勒,真的有那種東西嗎? 我獨到的見解都是!@#$%^&*(.....
我不相信,所以我繼續等..............................
2010我向現實低頭,又回到了紅樹林,
只是本來住41p+平面車位
現在住20p +租機械車位
2011 我對房地產的見解跟當初一樣,太貴了,到處都太貴了
不知道會不會又看錯..............
這點對台灣的未來是真的很傷,但人們卻依然選擇短視與貪婪,
政府也被建商綁架,毫無任何有效作為,對政客來說,眼前的經濟數字當然比未來的國力重要,
衛署調查,經濟負擔過重是不生小孩的主因,內政部卻隻字不提,可見一斑,
昨天被拖去木柵看預售屋,沒捷運且風水也欠佳的案子,一坪賣到六、七十萬,
找個室內坪數三十出頭坪的房子,得準備4千多萬才能買,還一堆人在喊漲,
豈不短視、豈不貪婪?!
順便一提,現在的房地產業的確令人寡目相看,為了達到銷售的目的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講故事行銷、講品牌包裝,只要包下去黑的都能把它講成白的,對行銷、廣告、企劃等有興趣的朋友,
沒事多去看看預售屋,應該可以參考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