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suway wrote:
不管任何經濟活動~價...(恕刪)


這個議題可以不用討論了

已經幾乎確定為政策騙票了

草案都出來了

沒有半點用

反而有大開漏洞開後門


不要懷疑政府炒房的決心!!


kuo116 wrote:
這個議題可以不用討論了

已經幾乎確定為政策騙票了

草案都出來了

沒有半點用

反而有大開漏洞開後門


不要懷疑政府炒房的決心!!


有時候必須打自家小孩给人看,是為了安撫找上門理論的外人

yu928 wrote:
怎麼不請建商們去喝喝咖啡呢?
外資都有請過了,自己人更該請才是


請建商喝咖啡? 是要給更多的利誘嗎?
政府給建商的種種"利誘"還嫌不夠多嗎?
紫雨彩楓 wrote:
經濟活動這樣看不好吧...(恕刪)

這計算好像有問題


25年前 平均國民所得4112美元
今天是21300美元

差別是5倍之多…然後跟30年前比,差8.8倍之多
還要考慮到你要如何存到自備款
因為以前的國民所得更少

如75年是4112美元
73年3259美元
70年更少…2400美元
至於民國65~70年,這我問過我父母
超少的…


另外25年前的房子,也沒你想像中便宜…
30年前新店市的公寓就要150萬了
30年和25年的國民所得進步的很快
所以那時200萬,我看可能要買到200萬,應該很吃力吧
光要買小公寓就很難了


而你現在的設定是讓人,買的起2億元的豪宅來計算
25年前200萬要買小公寓就很難了,你算成100倍
25年後今天你變成要買2億元豪宅
所以變成6000~10000倍?雖然我不知道25年前豪宅要多少
但應該也不可能是200萬買的到吧…


另外要考慮一點,就是你如何在國民所得少的
25年~30年之間,存到頭期款…假設要存40萬
5年要存40萬,以當時所得,還是很大問題
30年所得只2400美元,比現在少8.8倍



還有當時代款的利息,大約8%
假設你160代款,一個月光利息1萬元…
還要還本金,還要考慮到4年後
銀行定存衝到9%,我記得代款是13%左右

當初就是因為代款的利息超高,真的能買房的人
其實也少數…加上國民所得提升的速度過快
人民的所得雖然提升,但房價也一直提升
利息也一直提升,所以結果還是買不起…

如果真的這麼好買房,當初一般人都能拼命買房了…
但實際上還是很難

70年到75年是經濟起飛時期,通膨的問題嚴重
本來70年有30萬,那時算滿大的,但75年突然變沒什麼
75~80年更是利害…當時沒買房的人,都看著自己的存款的購買力在下滑

70年的國民所得 大約2400元
80年的國民所得 9200元,差距是3.8倍…


但就算買了,也要考慮到 代款利息的問題
現在不到2%,當初最高13%以上…
我只能說以當時的普通人,想要買房還是難
160萬,一年的光還利息就要1.6萬了…如何撐過那時,不被法拍也是問題


dnalvqrq wrote:
這計算好像有問題

...(恕刪)



計算不是我想出的

民國72年, 父母在士林一間房, 兩房兩衛兩廳....實際坪數不記得啦

100萬台票.........

民國76年, 全家搬到木柵, 三房兩廳兩衛.....大約是38坪.......

175萬台票..............

版友要不要順便調查一下您父母同年齡層的有多少有自己的房子?

現在人有多少在您父母當時買房子的年紀買了房子?

台灣所得上升是好事, 但是房價上升的速度是不是超乎想像

100倍跟6000-10000倍的差距是房價跟薪水在這25年的差異

沒有人薪水是25年前的60倍吧

自備款請自己想辦法.....很多人的父母省吃儉用, 東起會西借錢的....應該有印象吧

天母在25年前算豪宅區吧, 家族有人買在中山北路的巷弄內, 300出頭.....

當時連車位都只有20萬台票

沒有人希望跟從前比阿....只是這樣比出來不覺得很誇張嗎?

朋友, 問題不在難不難, 而在有沒有希望.......

100萬跟1億.......你自己去借...你覺得哪個有希望還完?

利息的計算母數是貸款金額, 100萬的10%是10萬, 1億的1%是100萬

這樣有比較清楚嗎?哪個負擔較大呢?

可能版友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 台灣家庭手工發達的時期

殊不知家裡堆滿一堆手工加工品, 小孩回來就是要邊幫忙邊看書寫功課

肥皂, 梳子, 電子小零件......, 有機會賺錢的家裡都有阿

還不說家裡當時有病人, 當時連勞保都不給付

當然當時家族都幫了忙, 整家族都為了每家有各自的窩努力

以現在的價格, 請問一下要努力多久?

25年前要買200萬的公寓不難........只要你努力

現在誰要買2億的豪宅阿.....有錢沒地方花阿....比薪水高6000-10000倍的價格不合理阿

花同樣的錢我不會去買更大的喔

周遭長輩朋友當時差不多同時間買房的也沒聽說有被法拍的問題, 因為都是自住而且"量力而為".....

現在買房是"無能為力"吧

P.S. 感謝國中國小數學老師對我的教導

CleanRoom wrote:
有時候必須打自家小孩给人看,是為了安撫找上門理論的外人

...(恕刪)



政府顯然把這些外人當作白痴看待.......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leesuway wrote:
不管任何經濟活動~價...(恕刪)


炒房的別怕 ..
政府說真的已幫你很多

建商早前一波賺翻 ,

房價從 sars 起來漲一倍 至上新竹 竹北都如此 ,

天下沒不散的宴席, 也沒穩賺不賠生意

房價高 就風險高 ,
你沒提早下船,沒趁早賣 ,
那是你投資客問題 ..

敢凹下去就是賭 ,
空頭張教授喊多年 始終沒變節
大家該鼓掌 ..

但說真的 何時 會反轉
沒人知道 , 政府打房都是 輕輕一揮 看台中開鳥多少都市計劃區
這合理嗎 ??

新北市也是










紫雨彩楓 wrote:
計算不是我想出的民國...(恕刪)

還是不對啊

25年前200萬的公寓,你說當時雙薪中產2萬
所以是100倍!

現在你說中產階級雙薪家庭,一個月12萬
你說6000~1萬倍,這是那裡來的呢?
也就是說目標要買7200萬~1億2千萬的房子?

過去我父母在新店市買店面,25年前。大約民國75年的時侯
大約190萬…而公寓是150萬的 23坪,扣公設有19坪(當初是30年的中古屋)
這公寓,就現在的成交行情,我在信義房屋成交行情,查一下的結果
那地段,同樣30年無電梯公寓,大約750萬,25年來漲5倍…


現在新店市那裡的公寓,差不多600~1200萬就有
店面2000多萬,也沒有你說的這麼多倍
了不起4~6倍之間,店面可能比較多
但要看地段…但也沒有60~100倍,了不起10倍左右

你說6000~10000
代表漲了60~100倍…
也就是說你父母在76年在木柵買的175萬
現在至少1億~1.75億?真的有這麼值錢嗎?
三房兩廳兩衛的公寓,38坪

照你說的漲的程度,你父母現在房子
一坪可以賣263~460萬之間?


70年的國民所得 大約2400元
現在 21300美元
差8.8倍

你說
『台灣所得上升是好事, 但是房價上升的速度是不是超乎想像

100倍跟6000-10000倍的差距是房價跟薪水在這25年的差異

沒有人薪水是25年前的60倍吧』

我認為
設定是不是突然變高了?明明也有500~1200萬的公寓可買

12萬的100倍,就是1200萬,明明可以買1200萬左右的公寓
但你25年後的今天,反而設定要買1~2億的房子?這是最不合理的地方


另外25年前的代款利息是8%以上
以當初來說,你說雙薪中產2萬
光是付利息一個月就要1萬多了
一個月本金加利息 1萬3

只留7000元的錢,可以使用

而且在1200萬,代款960萬 算2%
一個月利息 1.6萬
一個月本金加利息4萬8


花7.2萬,可以使用…

我也問過我父母,為什麼當初200萬不到
不要拼命代款買房子?這麼便宜,怎麼不買
但實際上當初的薪水和利息…還是讓人無法輕易買房
政府還應該想辦法增加人民的收入而不是搞一些共產黨的階級鬥爭!這樣的政策只是搞階級鬥爭騙選票和增加政府稅收而已.人民的收入還是沒增加.人民還是窮.唉,越來越像共產國家....
哦對了既然這樣政府要不要也拜託抑制一下車價?最近車價也越來越貴了.
leesuway wrote:
不管任何經濟活動~價...(恕刪)
打房本來就是騙選票的事了
左手打房,右手提出一堆可讓本來買不起房子的人可以貸到更高貸款去買房的政策去受益建商
最後呢?!幾年後一堆繳不出房貸的人開始斷頭法拍...
一切都只著眼在眼前的政策而已,打也是打皮毛,下手重一點都不敢...

CleanRoom wrote:
請建商喝咖啡? 是要給更多的利誘嗎?
...(恕刪)


當然是抑制建商開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