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bislai wrote:那也可以說為何不降息...(恕刪) 似乎有人真的不瞭解台灣房市資產泡沫的基本原理,央行控管各放款銀行的存款準備率,跟公開市場操作(買回公債)來決定市場上的貨幣供給,當央行創造寬鬆的貨幣供給,就像給所有人嗑藥一樣,大家都很歡樂,因為借錢很容易(因為貨幣供給多),成本低(低利率),然後投機行為推升資產價格,賣的人爽因為轉手賺了一筆,接手的人滿心期待價格不斷攀升,於是市場價格偏離需求面。也就是市場價格由炒手主導。不知情的人在過程裡被水煮青蛙,直到泡沫破掉。台灣畸型的房市的兩大禍首就是,央行的基本操作偏向保護外銷產業,刻意維持弱勢台幣,而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停印台幣,導致熱錢太多,該死的財經記者,在提到台灣外匯存底時還誤導讀者,讓民眾以為有高額的外匯存底是好事。其實有沒有證據顯示,用犧牲你我手上台幣的購買力來換取這些大公司的帳面利潤,到底對台灣整體是好是壞?可以肯定的是,大老闆賺錢後願意分給員工的實在少之又少。第二是不公不義的稅制,房屋這種形同生活必需品的東西在稅制上應該要讓他完全無利可圖,甚至持有非自用住宅是個負擔,換言之,你願意付出成本持有第二個房子,可以,但你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而這的稅可以拿來補助因為你個人持有非自用住宅而被排擠的人,有人會跳出來說,不對阿,這是我憑我的眼光、我的錢,就算是借來的,但這是我想到的,你不做是你笨,憑甚麼要課我稅。這不是劫富濟貧?表面上好像是對的,實際上,房價很大部份是反應基礎建設,忠孝復興站商圈商用地很貴,大安森林公園旁住宅很貴,是來自你我之前繳的稅所做出來的建設,這些建設是公共財,在旁邊的房子不過是搭便車。上漲的市場價格導致的資本利得(買賣轉手)應該要課重稅(實價課稅+高稅率)。不然是怎樣,辛苦工作薪水超過百萬開始級距跳到快20%,房屋買賣呢?也許有人會覺得,又是一個窮光蛋在亂吠,一定是想房市修正好撿便宜。但實際上,這個問題牽涉到的是基本的公義,因為這樣的財富移轉講白一點是少數有錢人在強劫大多數的受薪階層。而且當資產泡沫化,留下銀行呆帳,也是由大多數的中產階級繳的稅來背。
aseptic wrote:似乎有人真的不瞭解台...你願意付出成本持有第二個房子,可以,但你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而這的稅可以拿來補助因為你個人持有非自用住宅而被排擠的人(恕刪) 哈囉 你瘋了嗎難道 出外求學與就業都要買房嗎若有兩個就讀大學不就要買兩間租屋市場多是房東第二間房這年頭少有人想跟房東一起住第二間就算稅比天高一定轉價給房客任何行業不論成本與資金門檻多高只要有利基就有人玩得起然後他的利潤也隨著門檻墊高而倍數成長直到成為寡佔或獨佔想靠這個政府?還沒睡醒喔看看最近剛出爐的公辦租屋居然比周邊。私人租價更高就像中油是。x塑利潤與價格保戶傘電信業不也一樣一起分贓
aseptic wrote:似乎有人真的不瞭解台...(恕刪) 可惜我們的政府也是共犯,而這樣不公不義的政府創造出了更多的共犯本來經濟如果繼續成長,大家薪水都有加,還玩得下去偏偏很倒楣,遇到金融海嘯,接著又遇到歐美經濟不景氣現在政府就算想不玩了也沒辦法,已經跟廣大的共犯們綁在一起,下不了車了只能祈禱出口各買家趕快回神,不然泡泡越來越大,經濟卻不回神到時候軟著陸不成可就難看了
hpir416v wrote:一個國家快要撐不下去...(恕刪) 正好相反吧?? 降息才代表這個國家經濟不好, 日本低利率代表了沒有起色的低經濟成長.台灣現在有多糟? 假如政府不限制銀行放款利率不得低於X.X%, 我想利率應該也接近零了.
cjhsu67 wrote:哈囉 你瘋了嗎難道 ...(恕刪) 許or徐兄我的文並沒針對性,請你修正情緒性用語。原本以為是我的文字不夠清楚,引起你誤解,想說可以再試著說明,但看了你之前的發文,大概也沒必要了。
解說得實在太好了,可惜對一些經濟學基礎不足的人而言恐怕還是不大懂。您提到的兩大禍首,第一個大概難以解決,畢竟台灣高度倚賴貿易。稅制的問題就真的需要改革了,而且低利率可提供長槓桿的形成,對房市泡沫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