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該理性面對的時候了嗎?

stephen02 wrote:
那是因為新屋都被奢侈...(恕刪)


1. 原來去年 Q3 都沒新屋賣喔

2. 下次買屋前 屋齡超過2年都算中古屋 要狠狠殺價

3. 2011 Q3 62W/P 都是假象 房價根本沒跌

是這樣嗎?







六羽 wrote:
1. 原來去年 Q3...(恕刪)


基本上來說

在奢侈稅初期,中等價位急凍

但高價位房子仍交易正常,所以平均單價仍再拉高

到了最近,高價位的房子才開始也急凍

變成新屋的中高價位全凍住了

才會導致成交大部份只餘中古屋在成交,自然拉低了平均成交價

所以奢侈稅的成效是遞延的



oneok8917 wrote:
所以應該相信"張金鶚"教授的話 ? 房地產一定會有跌的時候.
只是會跌多少, 跌到民國幾年的房價的差別而已....(恕刪)

民國 92-93 年 張教授是看多...
我就是那時候認同張教授看法...買敦南附近房子的
oneok8917 wrote:
一位親戚買在延吉街xx巷內的20~30年內的公寓, 12年前吧.
權狀 40 坪 1,000萬. 當初聽到覺得太貴了....現在不曉得多少了.

你知道那棟公寓民國 ˙78-79 年一坪多少錢嗎?

不同時間 (高檔 vs. 低檔)開始去計算, 算出來的報酬就會不一樣..
過去 20 年
頭十年民國 80年高檔買房子的到89 年底多數賠很慘
後十年民國 90年低檔到99 年底的話買房子賺很大

請大家想想現在是高檔還是低檔????
這兩天的水果報...

2012年 03月01日
永慶房產集團--五都2月成交量較1月增加2成,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增幅分別有20~26%

住商不動產---特別點名大同、萬華、文山、內湖,及三重、中永和、新店、汐止等台北市與新北市交界區域,交易量增幅度高達4成。


永慶房產集團---無論是新進買方人數或房仲帶看量,都比去年第4季增加3成,整體交易量重回奢侈稅前的水準,且持續增溫


2012年 02月29日

推銷建案----228連假是過完年後的第一個連假,原預期看屋熱度能提升,但因天氣濕冷,各建案代銷案場看屋人潮平平,尤其北部地區的看屋人潮還比平常少3~4成。

中古屋---
台灣房屋經營主管張凱帝,台北市228連假預約看屋比平時周末多3~4成,實際看屋僅多3成。
住商徐佳馨表示,預約人多、實際看屋較少,狀況不如預期熱,但各都會區看屋人潮還是比平時周末多1成。
太平洋房屋蘇家弘表示,放假前平均每天電話5~6通,連假實際帶看1天約2組,平常僅約1組
相信仲介不就是請鬼拿藥單嘛?
呵呵~~

我很納悶

房仲應該說跌(便宜).比較容易吸引成交?

還是說漲(貴),比較容易吸引成交?
ban543 wrote:
這兩天的水果報......(恕刪)



看屋的人數明顯變多了....

我猜應該是最近的股市的影響吧,

大家在股市裡賺錢後,就可以加減看個房子,順便計畫一下

所以說股市與房市的資金流動是很密切滴
hhao wrote:
房仲應該說跌(便宜).比較容易吸引成交?

還是說漲(貴),比較容易吸引成交?


房仲不太可能喊跌

通常會朝"未來一片大好"的方向去構築

這樣才能造夢、賣夢,吸引你"投資"

喊跌等於自打嘴巴

六羽 wrote:
1. 原來去年 Q3...(恕刪)


我相信房仲也希望房價大跌
因為這樣會有更多的買方進場,好衝業績
但必竟房價也不是他們能決定的
也要賣方願意配合才行

但換到賣方立場當然是希望大漲
一路看下來大家都見證了,房價沒跌
只是暫時凍漲而已
你不買,還是有人會買
與其看著房價抱怨買不起,不如想想怎麼買比較實際一點

langia wrote:
我相信房仲也希望房價大跌
因為這樣會有更多的買方進場,好衝業績
但必竟房價也不是他們能決定的
也要賣方願意配合才行

但換到賣方立場當然是希望大漲
一路看下來大家都見證了,房價沒跌
只是暫時凍漲而已
你不買,還是有人會買
與其看著房價抱怨買不起,不如想想怎麼買比較實際一點


如果你有看過BANK軍大大的發言,你會發現,實際情況是房價在去年7/1後就真的開始走跌了,民眾沒感覺,是因為現在不是實價登錄,成交價格仍在保密中而已...

好的物件,地點確實有可能不跌反漲,但好的物件是什麼,大家要用頭腦去判斷囉!

覺得房價太高的,不見的是純碎抱怨買不起的人,有大部份的人是想買房,但仔細分析現在能不能進場的人,不用把全部都歸成窮人,現在在抱怨的人,很多都是努力賺錢,理財準備買房的人,呵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