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是否泡沫化?! 您的看法如何?!

有一種說法

房貸就是用來綁住上班族

讓他們被迫勞動一輩子來償還

-----

辛苦一世人

退休後有一間自己的房子

是否值得

請自行斟酌

xxxooow wrote:
政府打房效應總是讓大家一再的失望...
一個月薪水不超過三萬~
很努力的不吃不喝...要在台北地區有個殼~
也要至少25年以上!!!
要是現在的雙薪夫妻下...如何省吃儉用扶養小孩?3


政府就是靠這點 降低失業率阿!!

不然你薪水不超過三萬 怎麼會乖乖上班
泡沫化

影響最大的還是那些辛苦買房的人

賣了虧很多 不賣又因為景氣,收入下滑

想買的也會因為大環境差,不敢買

所以量力而為阿

台北我是覺得真的租就好

中南部有行情的商品,能力OK

還是可以考慮買
huron wrote:
有一種說法房貸就是用...(恕刪)
感謝民進黨 低薪 = 省好多人事費 高物價 = 成本沒變 , 賺超多 高房價 = 賣一戶賺幾百

huron wrote:
有一種說法房貸就是用...(恕刪)


買不買房子 跟房價高低無絕對關聯性

高的時候嫌貴 低的時候不敢買

抱怨的都是事後諸葛。以當前經濟去評價消失的機會

試問 崩跌當中還有心顧慮房價 有無房產嗎
黃金左腳 wrote:
說房市泡沫化真是太小...


...一旦泡沫破裂
就知道有多少人要搶著拿實物換現金了!!!!!(恕刪)


問題似乎複雜許多!!

這些多印的鈔票流不進平民口袋,所以各國民選政府才能合法地將資源送進搖搖欲墜的資本家口袋.

但這樣資本家真能獲利??
大筆資金除了在開始時挽救了資本集團的崩潰,之後就只能在資本市場興風作浪.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
"一般民生物資似乎沒有等比列的通貨膨脹".

這應該是幾方利益妥協之後的產物
否則在基礎生產力沒有驟增的情況下,平民收入難以增加.
這時過多貨幣進入民生經濟體系的下場只是民主政權毀滅,貨幣體系崩盤...


這場資金遊戲結束的時間點應該就在民生物資開始飆漲的時刻.
結局不外乎兩種

不是政界集團獲勝,市場開始緊縮,民生物價漲幅漸緩.
就是財團獲勝,民生物價狂飆,各國政權動盪,貨幣體系崩盤.

只要民生物價最後沒有漲到政權崩潰,那獲勝的就是前者.
這時買單的會是誰?

搖搖欲墜的財團... 不可能.
他們要倒楣只能是選錯邊的時候,例如當年支持希特勒的那群人.

最有機會吃下爛帳的就是目前全力衝進抗通膨商品的有錢人.
他們還沒強大到左右政局,卻又不是實體經濟不可或缺的成員.

而且他們手中的抗通膨商品,其價格正好是平民經濟中最沒有影響力,最可以被犧牲的.
(PS:房子漲跌幅度大到一坪二三十萬也不會讓總統下台,台灣就是例子
但一包四公斤白米漲跌幅超過一百,你可以看看有誰還能繼續總統.)

這次剪羊毛要剪的很可能就是這群人的毛......

目前民生物價的人為通膨即將發生.(大家有沒有覺得伊朗真是美國的好朋友..)
未來不一定是現金為王, 但沒有負債的絕對不會是最倒楣的人


至於樓主的現狀
拒絕負債在未來至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在支付得起範圍內租屋而居應該是最安全的選擇.
在GDP破2的當下,表示工作收入、所得和消費都面臨問題了,越高價的東西越沒人買。
房價若下跌 會逐年無感慢慢跌
如果突然崩盤 台灣的貸款銀行會有很多壞帳

到時誰也不敢買房子了

現在銀行很可憐,存放利差太小
貸款風險又愈來愈高
還是轉型主打財富管理商品比較好賺
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就先跟父母同住,等繼承父母的房子就行了?

kenten1231 wrote:
想起1987~199...(恕刪)


去年有個藝人邵昕上電視講說他曾經早上簽約買房結果下午就有房仲急著CALL他要請他轉賣給其他客戶。
他說他一轉手好像就是150萬入帳。但最幹的是聽說一個月之後那個標的物又以高出他售價500萬的價格售出。

有人問:請問這種現象算不算泡沫?

回答:當然不算,房市怎麼可能會有泡沫,台灣房市健康的很。至於有人把頭埋在下面,蓋上土,主要是為了搶便宜。目前他解釋的理由是這樣,至於你們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又有人問:對於當前經濟數據不好而房價又被發現有些微下滑的現象請問你有什麼看法。

回答:這是一個奇蹟。我只能回答你,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阿 丹 wrote:
買不買房子 跟房價高低無絕對關聯性

高的時候嫌貴 低的時候不敢買


+1

低價的時候房子有賣得人手一間嗎?
還不是一堆人嫌貴
現在房價如此高,主要原因是前一代少花錢,積存了太多的財富,這一代正在接手,
很多人即使收入有限,加上利率低,還是可以買的起貴的房子。
大家及政府實在是應該多花些錢來增進生活環境。
大家不要看破破房子的屋主,他們常常有8位數的存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