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合宜住宅既然價格合宜,為何不多擇地多蓋一些?

合宜住宅主要是政府解決土的取得跟放寬容積率

才能讓建商推出低價又有利潤的房屋

容積率要是到處放寬就失去了管制容積率管制都市人口密度的意義

讓錢工作,讓愛自由

MK2isgood wrote:
合宜住宅主要是政府解決土的取得跟放寬容積率

才能讓建商推出低價又有利潤的房屋

容積率要是到處放寬就失去了管制容積率管制都市人口密度的意義


很難同意你的講法,合宜住宅不一定要建商開發,建商可以僅扮演「建設商」的角色。

在大陸合宜住宅(經濟適用房)是由政府融資、發包建設、分配的。

既然是政府開發,相關法律就不是問題,也無需被建商利益所綁架。

問題是政府肯不肯做?
因為李部長說台北人口太多了!在蓋下去,就跟他的精神相違背了。
其實合宜住宅今天之所以推出主要是讓民眾負擔的起

但現今所有大都市建案的主要成本是什麼?

是土地本身的價錢,而非建築過程的成本

而福洲與林口和宜住宅的土地來源是政府

所以土地價錢可以便宜到6W/p

相對的可以大大壓低住宅本身的成本

其實就我本身的看法也是政府根本不該推出合宜住宅(請台北人先別生氣 聽我說明)

因為以前的政策都是一直發展台北

假如你是事業主,你的總公司會設哪?

當然相對造成勞工向該處集中的效應

加上台灣的政治中心也是在台北

公務人員也是向該處集中

使得現今台北人口密度真的太高太壅擠

李鴻源先前也說過台北的人口不宜超過600萬

但現今北北基人口數加起來接近700萬人

但政府卻一直無所作為,所以大家還是持續向該處遷入

試問在既有的土地上人口愈來愈多,土地需求高

那房價有可能會跌嗎(供需問題而已)

而政府在浮洲與林口加總約推出8000戶的合宜住宅

這根本只是治標不治本不是嗎?

搞到最後雙北只會是繼續創天價

先前民進黨似乎有人提出把首都遷到高雄

或許這也是辦法之一吧

把政治中心遷往別處

就如同美國跟中國的政經中心在不同的地方一樣

適度的用政策把人民分散!!

讓台北的人口降低一點

讓人民的生活品質好一點

當然這也僅只冰山一角的原因而已

以上在下的淺見

也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




關鍵字「擇地」。

地在哪?地在哪?地在哪?
jeff903 wrote:
其實合宜住宅今天之所以推出主要是讓民眾負擔的起

但現今所有大都市建案的主要成本是什麼?

是土地本身的價錢,而非建築過程的成本

而福洲與林口和宜住宅的土地來源是政府

所以土地價錢可以便宜到6W/p

相對的可以大大壓低住宅本身的成本

其實就我本身的看法也是政府根本不該推出合宜住宅(請台北人先別生氣 聽我說明)

因為以前的政策都是一直發展台北

假如你是事業主,你的總公司會設哪?

當然相對造成勞工向該處集中的效應

加上台灣的政治中心也是在台北

公務人員也是向該處集中

使得現今台北人口密度真的太高太壅擠

李鴻源先前也說過台北的人口不宜超過600萬

但現今北北基人口數加起來接近700萬人

但政府卻一直無所作為,所以大家還是持續向該處遷入

試問在既有的土地上人口愈來愈多,土地需求高

那房價有可能會跌嗎(供需問題而已)

而政府在浮洲與林口加總約推出8000戶的合宜住宅

這根本只是治標不治本不是嗎?

搞到最後雙北只會是繼續創天價

先前民進黨似乎有人提出把首都遷到高雄

或許這也是辦法之一吧

把政治中心遷往別處

就如同美國跟中國的政經中心在不同的地方一樣

適度的用政策把人民分散!!

讓台北的人口降低一點

讓人民的生活品質好一點

當然這也僅只冰山一角的原因而已

以上在下的淺見

也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


在上海,合宜住宅的選址規劃是會考慮周邊配套設施的,如交通、學校、購物等。遠一點沒關係,但要讓百姓買(住)得起。

「住者有其屋「似乎優言在耳,而當百姓都買(住)不得起房時,當然是政府的責任了!!!
如果政府不建合宜住宅,應該提出其他替代方案(遷都亦可),而不是無所作為。

knowledgebase wrote:
關鍵字「擇地」。

地在哪?地在哪?地在哪?


卻實是大問題。但吾人不知,還是早賣光了。
合宜住宅目的是要照顧最窮的窮人。

既然是窮人,就不要幻想買房了。所以香港的政府房都是只租不賣。租金低於週邊行情,所以還是很搶手,排隊要排很久。

結果今天台灣的政府房居然是用賣的。

說的白一點,台灣人就是愛買房。就算房價一億,月租一千。還是想買。所以政客就說,政府應該讓人人都買得起房。實際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做不到。

然後政客就來個幾千戶的合宜住宅,先騙你一下。台北有800萬人,才蓋幾千戶是有屁用。而且台北空屋率已經20%。再多蓋房子沒意義。強迫屋主把空屋釋出租人,才是最根本方法。

講到居住正義,這個又最好笑。台北根本沒有住的問題,人人都住得起台北。因為房租10年沒漲。
john6517 wrote:
很難同意你的講法,合宜住宅不一定要建商開發,建商可以僅扮演「建設商」的角色。

在大陸合宜住宅(經濟適用房)是由政府融資、發包建設、分配的。

既然是政府開發,相關法律就不是問題,也無需被建商利益所綁架。

問題是政府肯不肯做?

這不是肯不肯的問題,是你想得太簡單了,
首先就是經費跟人力的問題,你以為你提的那些事不用額外的人力去做嗎?
還是你把公務員當超人,或是有三頭六臂?

還有你忽略大陸政府跟我們政府不同,
他們的地是國有的,在極權統治下要做什麼都可以,
他們的人民不是不會反對,而是會被和協,
我們是民主國家,土地私有化,
政府過度介入會被反彈是理所當然的,
你只站在其中一邊當然可以把話講得漂亮,
但其實你並沒有把另一邊的意見當成一回事。

正如其他人講的,
建商也是人民,周邊住戶也是人民,他們的意見也是民意,
這不是把他們戴個政商勾結的帽子就可以掩蓋的事實。

法律怎麼不是問題,你忘了行政跟立法是分開的嗎?你的民主法治觀念該加強,
就算執政黨跟國會最大黨是同一黨,
民意代表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會唱反調的,
不要忘了那些人的意見也是民意,
怎麼可能像某些人講的那麼好過。

被建商利益所綁架又如何?
這種事講白了不過就是收錢辦事,想要別人沒有好處又要幫你做事的人才奇怪吧,
就算是政府辦也是要付稅金給公務員薪水阿,
讓全民買單有比較好嗎?
更不用說大家對政府蓋的住宅的品質的疑慮了,
你應該不會對只領薪水的公務員有過多的期待吧?

總而言之,
這種事本來就是牽扯到很複雜的利害關係,
簡化問題來思考解答不是不可以,
而是你必須把答案再套回原本的複雜問題去驗證你的答案才有意義,
要不然就會像你現在這樣意見中充滿漏洞。

aquaaqua wrote:
這不是肯不肯的問題,...(恕刪)


中肯

aquaaqua wrote:
這不是肯不肯的問題,是你想得太簡單了,
首先就是經費跟人力的問題,你以為你提的那些事不用額外的人力去做嗎?
還是你把公務員當超人,或是有三頭六臂?

還有你忽略大陸政府跟我們政府不同,
他們的地是國有的,在極權統治下要做什麼都可以,
他們的人民不是不會反對,而是會被和協,
我們是民主國家,土地私有化,
政府過度介入會被反彈是理所當然的,
你只站在其中一邊當然可以把話講得漂亮,
但其實你並沒有把另一邊的意見當成一回事。


我同意.. 條件不同.. 制度不同.. 困難重重..
但是.. 困難的事就不用去做嗎?
先不論大陸.. 香港可以蓋合宜房給特定群體.. 新加坡也可以.. 為何在台灣就困難重重?
正是因為如此.. 我才要發言啊..

aquaaqua wrote:
正如其他人講的,
建商也是人民,周邊住戶也是人民,他們的意見也是民意,
這不是把他們戴個政商勾結的帽子就可以掩蓋的事實。

人民包含建商.. 建商不等同人民.. 建商只是"人民"中的極小部份.. 這是簡單邏輯..
試問:蓋合宜住房會幫助特定人民.. 可能會影響建商.. 但兩者皆是"廣大人民"之一.. 那麼為何只能考慮"建商"的意見或立場?? 因此.. 我斷然不能接受"政府興建合宜住房是與民爭利"的說法..



aquaaqua wrote:
法律怎麼不是問題,你忘了行政跟立法是分開的嗎?你的民主法治觀念該加強,
就算執政黨跟國會最大黨是同一黨,
民意代表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會唱反調的,
不要忘了那些人的意見也是民意,
怎麼可能像某些人講的那麼好過。


KMT完全執政.. 會有問題嗎? 不應該有問題的.. 如果這樣都有問題.. 那才是整體社會進步的危機..

如果你把"民意代表為了自己的利益唱反調"做為一種藉口的話.. 我建議你多瞭解一下"公民社會"的責任..

唉!!把沉痾做為藉口.. 病怎麼醫得好??

aquaaqua wrote:
被建商利益所綁架又如何?
這種事講白了不過就是收錢辦事,想要別人沒有好處又要幫你做事的人才奇怪吧,
就算是政府辦也是要付稅金給公務員薪水阿,
讓全民買單有比較好嗎?
更不用說大家對政府蓋的住宅的品質的疑慮了,
你應該不會對只領薪水的公務員有過多的期待吧?

總而言之,
這種事本來就是牽扯到很複雜的利害關係,
簡化問題來思考解答不是不可以,
而是你必須把答案再套回原本的複雜問題去驗證你的答案才有意義,
要不然就會像你現在這樣意見中充滿漏洞。


你都知道"被建商利益所綁架了".. 也清楚"牽扯到很複雜的利害關係".. 你不質疑這些台灣的"蛀蟲".. 反來質疑我的觀點.. 不知道你到底站在什麼立場??

最後送你一句話.. "雖千萬人吾往矣".. 望你多思考!!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