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剛看完房價崩崩的那一篇以後,突然想說來看一下這個地圖,真是嚇死人了,沒想到我家附近竟然有一坪不到10萬的資料,這真的可以當作參考嗎雖然不是天母的精華地段,但也是在台北市內耶,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我想,很多地方應該會崩到不少人跳樓吧。雖然我也是希望能夠有這樣的價格,不然在這樣的環境底下,一般年輕人是要怎麼買房子自住阿。
我~Q3看了數十間房子,最後在永和永利路附近買一間(電梯大樓)不含仲介,價格都差不多?這戶因為安靜、景觀沒被一般公寓擋道視野,覺得還不錯!斡旋一陣子平均一坪38.x 買入附近怎麼出現每坪31萬的低價?機車了....這落差怎麼這麼大~~這到底準不準阿.....
順應版主這個題目,如果說房價是這個主軸的縱向思考,個人想提出另一個水平方向的思考,房仲業者會不會是下一個受害者?透明化的定義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依據實價登錄的資料全都露,不管炒作者要如何操弄房價,它總是要顯示價格。以前,我們在搬家時,從甲地遷到乙地可能是相當的陌生,僅僅是拿著一張紙本地圖在找路,根本不知天南地北,而現在我們不但有了衛星定位,還有google街景全圖,不管是要舉家南北大遷徙還是要跨區,都可以先從街景圖了解當地狀況,從內政部的實價登錄地圖裡更可以查到區域規劃所屬性質是文教區還是商業區,現在更有接近零時差概念的房價報表出來等等的資訊,當你掌握了這些資料後,買賣房屋是否還要再付給房仲高額的仲介費呢?在網路上興起的591租屋網的概念如果套用在房屋買賣上,當作一個開放式平台,由買賣雙方自由登錄,自由搜尋謀合,平台業者只需要作提供上述功能的整合,再隨著資料的流通量擴大,增加其他附加功能及訊息,另外再加上一個免費的雲端360度照片處理軟題,讓賣家自行拍攝屋內外實景上傳做效果,自己做說明連結展示,再透過行動裝置串聯,OK啦!開放式平台的作用僅是讓買賣雙方自行接觸看屋議價交易,至於像甚麼屋況背景類的問題,個人都很容易可以找到所要訊息業者可以提供定型化契約供雙方自由下載修改,針對較謹慎的買賣雙方,僅提供當地合作代書及可信託銀行業者酌收少許轉介費用,不僅可以減少店租、人事成本而且不須背負相關擔保法律責任,這樣就成功的把全省當前許多自行公告張貼謝絕仲介的賣家整合,發揮群眾的效益,自然有相關的家居修繕或裝潢業者願意付費登廣告,作為平台業者的主要收益來源。這樣一個平價公開的交易媒介將會打破現在的房仲生態,至少會嚴重侵蝕房仲業者的利潤,所謂的強調服務也未必能阻擋對高額費用的抗拒。傳統的房仲業者的市場可能只會在代銷,法拍等專業的領域裡唯一的防火牆是房仲公會打者失業的大旗訴請公權力阻擋這樣的型態業者冒出頭這是一種破壞性的創新。在網路化的時代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呢?想要加入房仲買賣的人,是否應該要謹慎思考未來的發展呢?
rsc1234 wrote:以前房仲會選擇性公開...(恕刪) r大提供這個....不錯!很好玩....給一個....雖然筆數不夠多?但趨勢很明顯,我看強者恆強!....弱者?....不知道!台北市的蛋黃區....還是,金剛不壞!越來越佩服我們家老一輩的功力...他們雖然不會用電腦?不過老台北畢竟是老台北,那些值?那些不值?一清二楚!不過蛋白區的成交?看來有點....虛!跟電視上的資訊?落差滿大的!不過各位年輕人別再說買不起了!我看新北有些地區成交價,還在年輕人可負擔的範圍....好個實價登錄!剛好堵版上一些空頭的嘴....到底是房價問題?還是自己理財的收入問題?或是個人心態問題?....到時一一現形!繼續的觀察!各位加油喽...
目前這些價錢,看似透明,但容易讓人產生誤會,尤其是初次接觸房地產或準備首次購屋的人,這些價錢並沒有透露出樓層、停車位等等。若完全參考這價格去看房,相信真的只是浪費時間(幾乎很難看到上述價格又滿意的),目前這份資料只能做參考,(可以把他當底價)因應樓層、環境等等 自行再把其價值與底價相加。總而言之,這份只是目錄,不是指南,真正的內容需要自行下點功夫做功課。希望各位準備購物的朋友,都能買到滿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