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自己也心知肚明,這種天價賣不掉,一定得降。但是降價賠售一樣要抽奢侈稅。所以屋主繼續撐,只要利息還付得出來就繼續撐。
現在局面,屋主「一定」不會降價。(因為奢侈稅效應)
買家有99%機率不買,但是1%的機率會追價。所以量縮才會縮的那麼慘。仲介現在只能去賭那1%的機率,每個買家都先洗腦一下,亂槍打鳥總有一個會中。
那如果超過2年的屋主,沒有奢侈稅問題,降多少都可以談。這類房屋都是瞬間秒殺,想找要看運氣。
事實上超過2年的屋主,早就在2011奢侈稅前後脫手了。拖到現在才丟出來的,超級少。最近也找不到這種房屋了。
我幾乎可以肯定那些批評仲介哄抬房價的人,絕對沒賣過房子!
我今年賣掉南崁的房子,這間房子持有7、8年了,因為被公司調到台中,所以只好賣掉它。我有找仲介幫忙賣,自己也賣。我就大概描述一下過程好了,好讓大家略為了解仲介到底在幹啥?角色為何?
1)一開始找了一家仲介,我開價1000元(故意隱蓋實價,SORRY),仲介說有點高,並且問了我的底價(扣除4%佣金實拿價錢),我表示希望可以拿到900元,仲介有點為難的說,那就是希望至少賣到940左右囉,所以雙方協議以1100元出價。我問1100好賣嗎?仲介說可以試試看再說。到此為止,這個1100的房價似乎是被仲介為了顧及我的底價而開的,因為我們預期會被殺個價,總不能就開940吧。
2)但我沒簽專任約,因為我希望多點仲介幫我賣看看,期待可以賣更高,賣更快。
3)所以我自己PO在網路上,開價也是1100。因為不想與仲介的開價衝突
4)接著開始一堆仲介找上門,搞了一堆說詞,我也懶得理這麼多,就又簽了3家仲介約,當然也不是專任約
5)一個星期之內,在591上出現5個賣家在賣我房子,包含我自己,開價都是1100
6)4天過去了,我自知實拿900有點誇張,其實900是說給仲介聽的,我實際的底價是800,但我總不能說800吧,總要有點空間吧,這就是賣家的心態
7)一周內,不同仲介帶了多組客人來看過房子,開價從800-870之間,如果沒有仲介費,其實這個價錢我是可以接受的,但因為要繳4%,所以我全數拒絕斡旋,要仲介再努力!畢竟才賣不到一周,總是要看看是否有更好的出價。我幾乎在每個仲介臉上看到大便!
8)大概在第8天左右吧,事情出現逆轉,鄰居有興趣買,看了房子之後更滿意,因為是同社區,所以很好溝通,不需要唬爛太多,鄰居沒出價,只問我想賣多少(他知道我開價1100)
9)因為我底價是800以上,如果透過仲介我也還是希望實拿800以上,但扣掉4%佣金,至少要開價833,但又因為我總是希望多賺一點,所以給仲介賣至少要賣到900以上吧,但是我也知道900有點難度,可能要多花點時間。
10)所以我決定自己賣給鄰居,最後以900成交。我省了仲介費,鄰居也省了仲介費。900對我來說是完美的價錢,對鄰居來說也是完美,因為她知道本社區的優勢,他自己也不用給仲介費
結論是,這個1100其實是賣方(也就是我)搞出來的,如果我老實的說底價是800,如果仲介跟我不覺得買方會殺價,如果買房子的人「老老實實」不殺價,那麼開價應該是840左右,各位想想:是誰哄抬房價?當然就是我啊,是我哄抬的,但仲介為了拿到合約,也只好硬著頭皮賣看看。即使最後成交價也沒到1100,不過900也高過800啊!而且附近行情會因為我的1100也跟著哄抬起來。
我的案例只是代表一個角,也許很難綜觀全貌,僅提供大家參考,我相信有很爛的仲介,但搞鬼房價?我持保留態度!如果硬要說仲介與房價高有關係,問題大概就是4%佣金。很多屋主都跟我一樣,將4%成本灌在賣價上。(如果一堆投資客轉來轉去,這個4%堆疊起來,其實蠻可怕的)
另外,現今社會環境仲介想賺差價幾乎不可能,你買房子總要簽約、付訂金、辦過戶,這簽約第一關就要與屋主碰面了,合約上也必須載明價錢,請問仲介如何上下其手賺差價?
(仲介自己買來轉手賣掉,不在我的討論裏,因為這種行為形同投資客,與仲介利用業務執行賺差價不同)
PS:900略高於附近行情。800略低於附近行情,我可接受800的原因在於自知沒這麼好運賣到行情價,此外也希望一個月內搞定(賣得急也許價會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