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權狀的問題 懇請前輩指點

像你這種車位在公設裡的,又有標示車位大小的,
在計算公設比時,是要把車位排除計算的。

所以你的公設比是3X%多,而不是4X%。

在計算房子每坪單價時,一要扣除車位的價格和坪數下去計算。

雨遮真的好大....你們雨遮有全棟偷偷一起外推嗎?
我是買升降平面車位,因為基地太小無法開挖車道…………
我是用44.5坪的價格去買的!以總價扣除車位後去除上銷售面積44.5坪,有符合該區段的價格

只是一直對於權狀上多出來的面積感到比較不安…………怕之後要換屋的時候會不好脫手或是賠售…………
權狀上面顯示:
車位和大公是合併計算,銷售小姐說車位佔4.84坪是偏低的說法。
建商所謂「多送」的5坪多,大概可以算是車道部分面積,這樣合計車位面積10坪多就差不多了。

另外,雨遮有點大,現在不是說雨遮不計價?
也不是我們全棟一起外推 是建商做二次施工,所以某個梁柱之後的面積 都是算雨遮,所以室內可使用面積可以大一點。

二次施工----->這個不就是違建嗎??陽台外推.舉報可是要拆除恢復原狀的.不是建商做的就沒事

dlangel wrote:
二次施工-----&...(恕刪)


所以買這種房子 風險很大嗎?? 因為我第一次買房 很多不懂的地方

風險是還好啦,現在有那個建案沒有二次施工的?
最常見的是公設部分的二次施工,再來是專有部分的陽台外推,雨遮外推算是比較少見的。

所謂的二次施工,就是取得使用執照之後做的,所以結構上比較會有問題,第一個是建物承重的問題,原本的結構設計是陽台、雨遮,要變成室內要多加好幾面牆上去,重量多了不少,第二是結構強度問題,新加上去的牆面是磚牆還是RC?結構強度夠嗎?第三是防水問題,畢竟是後來才加上去的,牆面接合處的密合度總是比不上一開始就用RC灌漿一體成型,碰到地震搖個幾次可能就會滲漏了。

總之可以的話,當然是買沒有外推的建案,有外推的建案,還是那句老話,你有沒有買貴?外推的雨遮,還是雨遮,不能算建坪價,所以算好價格、認清風險,還是可以買。至於被檢舉要拆除,這個嘛,你想想看有多少外推的建案?從古至今有哪一個被拆的?

lendlice8250 wrote:
謝謝各位熱心的網友幫...(恕刪)


計算是沒什麼問題.
但是

1.雨遮面積實在太大了,若不計雨遮,你的公設比高達44%.
2.車位面積過小,權狀又沒登記車位編號及持分,所以車位面積可以隨他說"灌",
所以等於把車位的面積灌到大公裡了,如果車位是車道(非昇降機)+平面
我略估車位至少應該要有9坪,
(一般基地越小,車位面積會越大,相對分擔車道多)
3.室內只能算主建物,陽台雨遮都不該算,主+附是稱為"專有面積"

舊公寓登記30坪的房子,住的就應該比這間寬敞很多了,價格卻只要一半.

JIN DER LAND OFFIC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