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penguin wrote:憑建商 房仲 政府 投客 媒體壟斷炒做 ,不過買賣成交量已經連跌了7年。繼承贈與量年年上升,人口老化開始快速加速,撐不了幾年了,隨時會趴。 交易量減少這不是很正常嗎一個便當賣你五十大家搶著買如果轉手到500還有多少人要買如果那個賣便當的笑你不努力買不起便當那你要不要買下那個便當我們又不是只有那個便當可以吃可是賣家只有那個便當可以賣啊
資料來源 內政部統計處西元 二手 新屋 經濟成長 二手+新屋2006 45.0 17.4 *5.44 62.42007 41.9 17.2 *5.98 59.12008 37.9 15.4 *0.73 53.32009 38.8 10.8 -1.93 49.62010 40.7 *9.1 10.8 49.82011 36.1 *9.3 *4.10 45.42012 33.0 10.3 *1.30 43.3---------------------------------為什麼買賣交易量不斷減少了7年?1、奢侈稅限制2、人口紅利到頂3、價格已高、再獲利空間有限4、、、---------------------------------資料來源 內政部統計處西元 繼承 贈與 共移轉房屋量(萬戶)2006 3.3 2.9 6.22007 3.5 3.1 6.62008 3.6 3.2 6.82009 3.7 3.3 7.02010 3.9 3.6 7.52011 4.1 4.0 8.12012 4.3 4.7 9.0(全新屋才10.3戶,二手屋33萬戶)2013 0.6 1.1 =? (贈與戶數至二月底,今年爆增)——————————————到2013年底,繼承+贈與 移轉房屋量會有多少?明年呢?後年呢?大後年呢?人口加速老化,鐵定增加的更快。戰後第一波嬰兒潮2013才年剛到達62歲,2013—1951=62我們都誤解,以為台灣人口已經老化嚴重。事實上,人口老化才剛開始加速,往後這幾年,繼承和贈與移轉的房子會更快速增加。繼承、贈與的房子越來越多,得到的晚輩可以1、自住 (不需要買了,減少需求量)2、出售 (增加供給量,賣二手屋增,房仲有機會收到委託)3、出租 (增加供給量,房租難漲了)4、先空置再說。這都會增加供給,減少實資需求。5、廢棄(現在鄉下不少)———————————人口紅利變負利,是過去台灣從沒有過的事。日本1993年開始失去人口紅利,1991年房地產泡沫開始崩潰。今年,繼承加贈與的房子可能會超過10萬戶,已經多到能影響整個房地產市場,可能就會比買全新的房子多。新房子是好,負擔的起又願意買新房子價錢的人,從2008年後就少掉很多了。這樣重大的轉變,我不知道這版上為何沒人注意。年輕人越來越少,獲得繼承或贈與的房子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必須花天價買房的年輕人就更快速減少了。——————————————這樣的趨勢已經不可能逆轉,還要看多房地產、還能繼續炒更高價?我代建商、大地主感謝您。這些內政部公布的資料,財團、建商、代銷、房仲、媒體、、、都拿得到,他們一定各縣市分析研究的更仔細,數據越來越難看,當然都不宣傳、裝作不知道,還壟斷媒體,製造房地產熱絡假像。為什麼買賣交易量不斷減少了7年?很多人多不知道。———————————————
風潮我領 wrote:當世界各強國的房地產都趴下時,台灣為何可以不用趴下?憑的是甚麼? 看過鬥雞嗎?鬥到最後所有的雞都趴了會剩下一隻沒趴的那隻就贏了台灣沒趴那你就懂了吧!怪了這世界人家趴人家的一定要一起趴嗎?況且人家並沒有趴,只是在休息.台灣房地產就算是腰折,買不起的一樣買不起.
因為台灣的房地產是被聯合壟斷的而且他們還掌控媒體政府也沒有拿出具體的辦法再加上台灣地方小房地產規模其實不大所以更好掌控只要這樣的情況持續台灣的房價永遠都會漲至於漲的何時我猜就是在連四十年房貸都無法負擔的時候就會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