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揆說GDP下修,有一部分來自民間消費力下降,說這是各界最感到最不可思議的


codychchiang wrote:
江揆說GDP下修,有一部分來自民間消費力下降,說這是各界最感到訝異的。

是"各界覺得訝異",還是他自以為訝異,這句話還真是不可思議,說這句話的人也很不可思議。

薪資沒有增加,實質薪資倒退,加上民生物資上漲,學費上漲,其他有的沒的,舉例來說
一個家庭月收10萬,
以前:
實際可用的花費為8萬
同樣的住屋條件,一個月房貸1萬,
還有7萬可花,養3個小孩,車貸,買一些奢侈品,還算夠用


現在:
東扣西扣加上物價上漲,實際可用的花費為7萬
同樣的住屋條件,一個月房貸3萬,
還有4萬可花,養1個小孩,車貸,買一些奢侈品,哀哀叫。只好不生小孩,或者乾脆不結婚,來補少掉的3萬

所以民間消費力降低,到底是哪裡令人訝異了。


=========================================================
當貧富差距變大,本來就會造成內需不振,這有什麼好訝異的

應該訝異的是百姓,連基本常識都不知道,百姓的未來堪慮


房地產就是一個大問題,房價上升貸款上升,財富轉到資本家手中
普通老百姓日子更苦,更不敢消費

台灣的民間消費,前20%的富人佔了三成,後面80%的佔了七成
整個七成衰退民間消費力不會減少嗎?

大官不是普通無知百姓,隨便講講就算了,可以說錢沒流失轉到有錢人身上,他們也會消費,不會影響GDP的謬論





各界感到最不可思議的,應該是這些官員每次遇到問題都會立刻變成名嘴 and 評論員
好像這些事情都跟他們沒關係...
政府就跟恐龍一樣
尾巴被咬一口後
一年才會覺得痛
經濟不景氣+高房價+低薪資+高物價
難怪消費力會下降
說的漂亮的打房
像紙老虎一樣無用
小老百姓賺不到錢還要負擔高房價
這就是恐龍政府的德政呀
這些腦殘智缺的官員治國
加上一堆貪官汙吏惡搞
台灣是能撐多久?
房價不降, 一般上班族領的一半薪水都拿去繳房貸了, 當然消費力就會變弱, 我一點都不會感到不可思議
這個政府好像很多事情都"不可思議"
或是說"我看報紙才知道"
房地產已經貴到大家都沒多餘錢消費跟養小孩了
看起來還是想繼續炒作來拉抬G滴屁
codychchiang wrote:
江揆說GDP下修,有...(恕刪)

現在這種高房價 高物價 高工時 低所得的社會
難道他一點感覺都沒有嗎?
講出這種話實在是讓人感到非常驚訝

這種人都可以當行政院長
國家真的是沒救了
goblinlord wrote:
你的說法似是而非,邏...(恕刪)


賣房子的不會因為要賣的房子該赚的錢還沒赚到而減少支出,買房的卻會因為買了房要繳房貸而減少支出,不知道哪裡邏輯不通,我只是純就消費行為來說,不是數字‧
goblinlord wrote:
你的說法似是而非,邏輯觀念還需加強
請問買房子的人要付錢背貸款,那賣房子的人難道賺到的錢都不是錢?
有人買有人賣才會產生交易行為,有人付錢當然也有人賺錢,問題是賺到錢的人要不要把錢花出去,怎麼會變成把責任歸咎在買房付房貸?

OK,那麼就很簡單的將買房這件事情分做兩個種類來看:

1.買房跟建商買

2.買房跟一般民眾買

就買房的一般動作來看:有三個動作

1.準備自備款

2.跟銀行借貸

3.跟賣方買


所以,假設一棟房子為1500萬,是建商在賣

A只有自備款250萬,剩下的1250萬要跟銀行借

所以A買房後,揹1250萬債務,銀行賺到利息,建商賺到扣除成本後的錢

那我們來建立一個簡單的Model:

假設有1000個A跟建商買房,相同自備款的情形下,每個人揹的債務 = 1250 萬,建商就賺到 ( 扣除成本後的錢 ) * 1000

所以,假設A可以月支出2萬的,為了房貸只好降低支出成1萬,整個購買力就少掉1000個1萬,也就是1000萬

建商會因為賺到 ( 扣除成本後的錢 ) * 1000,然後把原本A少支出的錢換作建商來支出嗎?


講白話點,假設有1000個人跟建商買房,建商賺到錢後,會因為這1000個人而等比例增加建商本身的支出嗎?別傻了


OK,不跟建商買,那就跟一般民眾買

一樣,A跟B買了房子,A會因為貸款所以支出減少了,B會因為賺了A的錢,然後把支出拉高來替補A的支出嗎?


以整體來看,越多A跟銀行借貸來買房,就越少錢在流通,因為錢都被塞到不動產的實體物體上了,真正拿到錢的,則會因為有了更多錢

去請會計師想辦法避稅、避開支出;退一萬步來講,就算不避稅,阿建商的人本來就是少數,他的固定支出就是那麼些,自然錢的流通就會降低

演變成錢都被少數人給集中,也減少花費了。一旦這樣,國內消費力就會下降,就會像現在這樣,乾脆不花了。

還是叫那些在房地產賺到的,把錢給吐出來強迫消費?

我記得我們在的台灣施行的不是共產主義,您說對吧
goblinlord wrote:

你的說法似是而非,邏輯觀念還需加強
請問買房子的人要付錢背貸款,那賣房子的人難道賺到的錢都不是錢?
有人買有人賣才會產生交易行為,有人付錢當然也有人賺錢,問題是賺到錢的人要不要把錢花出去,怎麼會變成把責任歸咎在買房付房貸?...(恕刪)


有錢人賣一間房賺了,不會再拿去當另外2間的頭期?那他實際拿到的現金有多嗎??
100人裡
20%的有錢人花100元買高檔貨=20*100=2000
80%的沒錢人花30元買便宜貨=80*30=2400

不知道哪一個創造的消費力比較高?
你的邏輯觀念很需要加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