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penguin wrote:
房屋買賣成交量,從2006年以後不斷下滑,是實際需求減少了。


你也不要突然來一句奇怪的結論

你自己別篇也寫現在正值最後一波嬰兒潮購房時期,怎可能需求減少
問十個人,十一個人知道相比2006年量縮是因為奢侈稅實施後敢衝的投資客變少了



可以看一下真的實際需求要降低大概要等哪一代成年

a8leo wrote:
不要淪為高房價的囚犯...(恕刪)

認同。
張教授有三套不動產
卻還能理性的講出,台北房價不合理的理論
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該教授天天喊空頭不知道害了多少人沒買到房子 ~現在當副市長了嘴巴自然乖一些
學者永遠就是學者 滿口大道理 實際面根本沒本事!

一○一年 2012 總計23,315,822

人口分佈:
0~4歲 5~9歲 10~14歲 15~19歲 20~24歲 25~29歲
983,683人 1,068,274人 1,359,720人 1,615,525人 1,615,579人 1,688,435人

30~34歲 35~39歲 40~44歲 45~49歲 50~54歲
2,038,988人 1,874,388人 1,837,206人 1,874,953人 1,838,162人

55~59歲 60~64歲 65~69歲 70~74歲 75~79歲 80~84歲
1,636,437人 1,284,320人 747,480人 682,956人 509,783人 378,576人

85~89歲 90~94歲 95~99歲 100歲以上
198,883人 66,290人 13,585人 2,599人
長期來看
台灣的"人口老化"與"少子化"趨勢,正要開始昇溫
國家整體人口數將會明顯下降,對房市的影響就是"需求降低", 非都會區的房價必跌。
但是,大都會區的房價依然會上漲
因為 非都會區的人民 遷入 大都會區 的效應會隨著人口減少而更明顯。
講白一點,就是將來,鄉下的房子會大跌,但是台北市的房子,依然會上漲
海角七號是一部好電影(淋醫檔案因中毒而消失,請執行掃毒軟體)
強烈建議 政府打擊投資客

強迫釋出 房地產 或是 對租金所得課高比例稅金

高房價問題可獲得舒緩

可惜

我們政府是很挺富人剝削窮人財富的

買房貸款 700萬 20年下來每個月要繳 3.8萬

人至少要賺6萬塊以上
於是窮人 拼命賺錢,從年輕拚到老,每天24小時,更慘一點連下一代的努力都要賠上

給富人做牛做馬

不過大家倒是樂此不疲

這個我也想不通

我沒買房 (我有30年房子可以住)

錢都花在 出國 旅遊 美食 運動 朋友聚會 投資自己等

按照我這種存款速度,大概存20年,也繳不出現在房價的頭期款

但是 我覺得至少自己人生精采多了 最爽的是至少不用賺錢給富人享用

人活著也才一次,何必委屈自己賺錢給別人想用呢

不過擔心房子壞掉 可能又要花 100萬修繕 但是至少一百我付得出來啦

我滿想看房價崩盤的 期待ing 雖然我覺得那應該是10年後的事情了
其實我覺得張金鍔蠻誠實的阿。

他手上三間房全都是10多年前就買。
那個時候房價很低,張金鍔叫你買房,你為什麼不信?


不過張金鍔最蠢的就是,房價反轉的時間點可以連錯10年,這也真是不簡單。
自從遺產稅50%改到10%後,房子已經不是拿來住的,而是拿來給富人避稅用的,
而且還是房屋公告現值的10%,比起現金直接課10%的遺產稅來說,當然是拿現金買房子,
然後用公告現值的10%來繳遺產稅要划算多了,在遺產稅50%的時代,房子會在富人過世前最先被賣掉,
然後換取現金再想辦法避稅,最糟的情況就是繳21%的贈與稅,但現在不用那麼麻煩了,
用房屋公告現值的10%繳遺產稅是最省時省錢的。

正因為房屋公告現值與實際價值不同的漏洞,導致房子的需求大增,這樣的房屋需求不是拿來住的,
而是富人要避稅用的,那經濟不景氣,窮人買不起房自住怎麼辦,你可以跟富人租房子來住,
就跟古代的佃農幫地主耕地一樣,只是換個方式罷了。

我以前也是看空,認為就算對有錢人來說,他也只能住一間房子,他買那麼多房子要做什麼,
但房子對於富人來說,就跟錢擺在銀行一樣,單純就是財產的分配,不需要拿來居住,
將來變成遺產留給子孫時,比起現金還要來的省遺產稅。
百無一用是書生!就繼續在無菌室的校園寫書賣學生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