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沒差?]買房子根本不是住不住的問題!!而是一個風險問題!!

就是獨立 wrote:
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直接跳過不用看了。
1.有富爸爸
2.手上有超過2間以上房產
3.投機或投資客
4.五年內可以全部繳清

如果你是和小弟有類似情況請繼續再閱讀下去:

1.6、7年級生
2.年薪150以下
3.有家庭壓力(父母、老婆或孩子)
4.買房子需要貸款15~20年
很多人都說如果買房要自住沒差,那是騙人的!!再說一次!是騙人的!!
如果覺得沒差你就輸了
如果你要貸款至少10年以上的大大,良心建議再等一會吧。

因為10年以上風險太高,不值得把人生的全押在這,賠了!你真的禁得起?!
後還是要說,買了就等鄰居開C180吧!


其實主要真的會到買不起的地方,應該是在台北和新北,
現在在雙北置產再怎麼樣爛的物件都幾乎至少要一千萬以上,
但一樣是北部的新竹和桃園地區500W左右就可以買入中古屋。
如果就授薪階級來說,何不考慮到外縣市發展?
小弟不是在說笑!
桃園、中壢到台北撘車或通車也不過30~40分鐘,要通勤也不見得是辦不到。
我也是7年級生~要我現在在台北或新北,買正常格局的房,不靠父母也不見得買的起了,
但在桃園買房卻可以很輕鬆的買2間以上。
要說工作機會都集中在台北,那是騙人的~
台北是機會多,但賽缺也比其它縣市多更多的地方

下面拉出了主計處近10年的家庭平均收支統計,
看完後你會發現~很多事情真的和我們以為的不一樣!

=================================
家庭平均每戶全年經常性收入-
新北市 1,169,467
臺北市 1,622,997
桃園縣 1,207,249
新竹縣 1,277,032
新竹市 1,497,813
=================================
=================================
家庭平均每戶消費性支出
新北市 732,308
臺北市 955,562
桃園縣 738,655
新竹縣 762,638
新竹市 906,263
==================================

上面北部主要幾個城市的統計顯示,
10年平均家庭平均收入最高的是台北市,也許台北市房價貴的有理。
但接下來看看這幾年來,年年漲翻天的新北
本以為新北這幾年家庭年收入可以很漂亮,然而事實是...
10年下來新北家庭平均年所得僅117萬不但低於新竹市的149萬,</font>,甚至比桃園120萬還略低!
但新北現在大部分區域,稍微熱鬧一點的地方,隨便一間破公寓都要價千萬,
在雙北1000萬以下幾乎只能買到很小的鳥籠宅或是套房,對小家庭來說是不合用的。
雖然桃竹這陣子也在炒,但是比起雙北,桃竹地區現在都還找的到市區附近,
適合小家庭500W~700W以下的中古房屋。
家庭消費支出新北也是敬陪末座,原來新北人的消費能力僅和桃園差不多。
由此可見,如果是住在新北,有房貸壓力的家庭,是多麼痛苦了。

也許以上數據沒把自己當老闆,可透過各種避稅手法壓低收入的眾多的自營商列入,
但也至少代表在北部各大城市,當個領人薪水的授薪階級,購屋和房貸的痛苦指數的程度了吧?
購屋痛苦指數:
台北市>新北市>>>(才隔座山)>>桃園>新竹
就是獨立 wrote:
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恕刪)


我同意這樣的論點,但我實在無心跟"自住沒差"的人討論下去。大多跟我講自住沒差的要不是已經有房了,要不就是老爸老媽出頭期款。

對完全不靠父母,領人家薪水的上班族來說,先前積蓄都拿去繳頭期,之後每個月本來可以存的錢都拿去繳貸款。那種生活壓力,不要跟我說那個牙一咬就過去了。一咬要咬二十年...

如果房價跌,不要說跌太多,一百萬好不好!多一百萬放在身邊,我多一百萬可動用資金。我繳貸款壓力就少了很多。這跟賣不賣,完全沒有關係。

我邏輯不好。但以我的狀況,除非是萬不得已,我不會在現在買房子...


tepsnrrl wrote:
但是也不失一種存錢的辦法~~我三年前沒想要買房都沒存什麼錢~~買房後 我開始學會節省 理財~~


我有想過這樣。
但我覺得我一下手,假設房子總價是一千萬,我這二十年大概目標就是"存"這一千萬。
但我現在不去買房,我也是可以用這個目標去存這一千萬,但我等他九百萬時在買。這樣我不多存了一百萬現金?
當然,他有可能變一千一百萬,我可能就是要多存個五年十年才能買得起。但他五年後又變一千兩百萬,永遠都追不上...
所以,這不就是開版說風險問題? 投資的問題?
在狀況不明的狀況下,還是小心為上
* 簽名長度為英文字母100個(中文50個字)以內
我買第一間房時, 下面四點都有....只差沒小孩, 但有父母還有保險

1.6、7年級生
2.年薪150以下
3.有家庭壓力(父母、老婆或孩子)
4.買房子需要貸款15~20年


那時看房只有一個插曲... 老婆說要買在台北市.... 那時台北市平均才20出頭萬... 2 房大概都400多萬
我只回老婆一句話... 你錢拿來我就買.....
所以就跑去看一堆便宜的房子.... 還跑去過新埔工專那邊看過一間100萬的公寓過~~

當初的房價跟現在比算相對低點..... 但SARAS 又跌很多...

在SARAS 爆發前跟同事說反正都要租房子, 不如買一買算了....

但當時同事回我說房價還會跌...... 我當時也沒講什麼, 因為房地產不熟... 其實買第一間的時候也是住進去才知道還有管理費這種東西, 然後公設還28%..10幾年前買的12年屋, 公設就28%... 當初仲介這些都沒提...

自住我是真的覺得沒差...
差別在你自己的月結後剩下多少錢...
你的工作穩定度..
你的存款.. 不是很健議買了房身上就空了... 你說活存空咯了但還有保險股票之類的隱形存款就OK...
你願付出多少在房貸上...
你想買好地點或依自己能力看房子


依我自己的感覺....2005年後每年我都覺得已經漲到翻了... 當初我可是很相信張叫獸的....
只是由支持到失望然後到絕望..... 唉 ... 跟挺馬皇是一樣的結果(真慘)....

現在回頭看從2001年我就一直聽到會在跌... 說實在的我已經沒辦法猜測台灣房市的下一步了...
前兩年我還一直鼓吹歐洲領袖來台灣炒房救歐債咧.... 世界都衰敗唯有台灣房產獨強

anyway.... 你說的沒錯啦..... 風險也算已經來到絕對高點.... 評估自己能力跟需求再說吧!

說自住沒差的,
如果不是要麻醉別人,
就是在麻醉自己.
我每次聽到自住沒差也覺得這是哪個白痴想出來的話術...
重點是還有一堆腦殘還信以為真...
自住沒差..阿是哪裡沒差...不用付錢歐
peugeot406 wrote:
自住沒差..阿是哪裡沒差...不用付錢歐


「自住沒差」的大前提,

『因為沒有人猜的準接下來到底是漲還是跌』
『長線來說地段好的地方相對保值』

能準確預測漲跌的話,傻子才買高點
把人家的說法掐頭去尾不是一個好習慣

當然現在大家都認為應該是高點啦,只是如果又猜錯,也只能尷尬的摸摸鼻子乾脆放棄而已
我覺得重點是:幹嘛要買1000萬以上的房子?
只要買自己買得起的房子就好啦...
新北市我也買不起1000萬的破公寓,所以我買到南崁不到1000萬的新成屋,
我也是在台北市上班,我可以忍受每天單趟40~50分鐘的通勤時間,
從以前7點前就要出門趕8點打卡,到現在7:30出門趕9:00打卡,
我覺得出門時間和住新店時差不多,但在新店,1000萬連夠我一家4口住的破公寓都買不到...
當然,現在南崁也漲起來了,1000萬的新成屋只買得到3房+車位了,
所以早一點覺悟,至少比人家少花冤枉錢是真的
如果20年後都沒跌過......他都繳完房貸了 輕鬆快樂!!

你還在租屋??? 還一直搬家???(搬家很累很傷錢喔) 變老人了 沒房東敢租給你???

未來沒人說的準 要是準你早就發財了!! 當初還沒漲時 你怎不下手買房子??

投資就是要給敢下手的人 不論在高低點!!高點有高點的方法

交朋友很容易 難的是交......一輩子
真的沒差 因為人家買一千萬的房子 你是連間房子都沒有 從台北市無殼蝸牛大遊行開始 就有人在等房子跌價 等呀等 錢都花光了吧 就算現在房價下跌 那些人 錢早花光了 說不定平時根本沒存錢 買房子等跌價時買 是喊爽的 借問 張副市長 不也是長期覺得房價過高 請問 他名下幾間房子
第一句話,早知就好野(請用台語)。

如果你知道房價會漲會跌,那也不用上班了。
光賺價差就夠你豐衣足食了。

第二句話,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人都想省錢,很正常。
所以,你可以做足功課,考慮再三後再決定。
建商/投資客/仲介不會拿槍逼你買。
但,都幾十歲的人了,要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