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有助社會流動?老師沒告訴你的事


許尼爾 wrote:
北部某大學教授對新生演講指出:窮學生不用去羨慕有錢的孩子。因為媽寶依賴性強,習慣過好日子,畢業後鐵定沒有競爭力,窮人家的孩子,反而因此有翻身的機會,這「有助社會流動」。


如果假設是錯的,後面的結論當然也是錯的.
上面得假設錯在2個地方,
1.有錢人的孩子是媽寶.(同時窮人的孩子就一定不是媽寶嗎?)
2.媽寶鐵定沒有競爭力.

上述假設也說出一個事實,
窮人的孩子有機會翻身.意指也可能一輩子也翻不了身.這不是廢話?
而有錢人,不用翻身已經贏了.

看看現今台灣的大企業家,或政治人物,大多都是二代,他們仍然撼動台灣政經.
窮人出生的非媽寶,如今有實力的,還是少數.
JIN DER LAND OFFICE

許尼爾 wrote:
這些媽寶財富增加的速度,依然會比辛勤工作的「非媽寶」還快


前提是這些媽寶不去動這些財產

不過,人都是有貪念的,人也都是需要成就感的,如果沒實力,給他掌握再多財產,小孩玩大車,撞山落谷只是遲早的事

bike speed wrote:
媽寶跟啃老族是不同的...(恕刪)

我家就有一個,我叔叔 從二十到今天六十了,,我爺爺(90了)在給他錢一週給一次才不會花光
還養了三個小兒子其中一個還是成大的小孩子有些看不起他
一生只有作過房仲一年吧
天生好命
目前等遺產中
我爸也在等
我也有點想這樣
發了不知他兒子會不會看到
小弟只有想到

1
我要努力當媽寶的爸爸
2
我不要有媽寶的兒子


不論是羨慕或是嫉妒,都可以是促使人追求進步的動力,即便媽寶們已領先很多步而且難以超越,如果窮人家小孩只著眼在有錢人何時會失敗,而不是著眼於努力追求卓越,那有錢人的財富有機會被重分配時,恐怕會先流向努力打拚的人。

談立意良善的部份就好了,用鼓勵代替抱怨,一直在原地打轉沒好處。

沒事兒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我認識的...(恕刪)

可能你媽寶的定義跟我不一樣吧!

不是家裡有錢,有留房子給小孩的這種小孩就是媽寶

媽寶是處處依賴父母,整天我媽媽說怎樣怎樣...

父母也是極度寵愛小孩,甚至小孩大學選課,出去工作都要一起參一腳

小孩選課沒選上媽媽去學校抗議,工作面試一起陪同孩要幫忙談薪水,問工作內容

這種才有資格談得上媽寶

肯安分的在台積電工作,薪水談不到三萬,那這個小孩也談不上媽寶了
其實很多媽寶都是聽媽媽的話乖乖讀書 學歷都不錯阿
只是以後婆媳之間的問題很大 但在社會上也不失為一位人材
我覺得教授的話有點把一部分的人概念化了
媽寶...不一定是有錢人,而且也有工作能力
只是沒有主見,家人說甚麼作甚麼,有點像是無法思考的人類

許尼爾 wrote:
最近讀到一則有趣的台...(恕刪)


媽寶會一直吃老揹老母的錢 這樣也助於金錢的流動

要是大家都努力賺錢然後都存錢 經濟不會好的
一技之長,餓不死。不代表會發達

許尼爾 wrote:
最近讀到一則有趣的台...(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