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地/建築成本分析房地產的跌勢為何?


empirepenguin wrote:
您的土地…成本分析都...(恕刪)


因為分析的基礎已經不考慮人口紅利的問題, 所以當然人口紅利的影響自然不會
去影響最後結果.

我的討論是依據一個新建案的成本去討論其跌價空間, 所以建商了不起就不蓋新建案即可.
而你的人口紅利的討論會影響的是舊房子或是漲太多的房價, 這兩者的基礎是不同的.

empirepenguin wrote:
您的土地…成本分析都是建立在過去五十年人口快速增加、人口紅利超高,炒作房地產大漲後的價錢。
明年,沒有人口紅利以後,房地產再也炒不動了。用過去五十年的房地產經驗套用到未來,是完全不對的。
台灣人口紅利快沒了,而且嚴重老化,更嚴重少子化,將快速變成人口負利。

炒作房地產都是靠(建設,重劃,都更)題材,從來不是靠人口紅利。
房價抄作的部份,終會修正,但不是因為人口紅利因素(不然早就往下走了)。
人口負利,在台灣很多地方早就開始了。
台房地產被抄作的地區,都沒有人口負利的問題。人口都每年都超過10%正成長(而且很大比例是工作人口)。
所以,如果你期望人口負利,會讓你在台北,桃園,新竹撿到便宜好房,會很失望。
但如果,這些地區房價有抄作的部份,日後回歸基本面,往下修正則是可期待。
如果房地產漲跌是由人口紅利決定,那你是否建議到非洲買屋囤房?
任何東西崩盤前都很貴(股市.土地.建材.食物)
崩盤後才會降價
這是很正常的

美國給你多少啟示.2戰前也是
大都市不好說.外圍.郊區一定死
你的人口紅利造成房價崩盤的論掉早就不攻自破囉
都市化的地方人口紅利還是正的
就連人口外移的高雄台南 也是漲給你看
整天想撿便宜
阿不就人家辛苦買房貸款要便宜賣給你落實你口中的居住正義
好笑


empirepenguin wrote:
您的土地…成本分析都...(恕刪)
人口紅利又不是人口總數,完全100%不一樣

為何都裝傻當成是一樣的東西


就算外移的都市也有可能人口紅利正成長

就算人口增加的都市也有可能人口紅利負成長

人口紅利就是=扶養比x國民所得


跟人口數百分之百無關

workmail2 wrote:
人口紅利又不是人口總...
人口紅利就是=扶養比x國民所得


跟人口數百分之百無關(恕刪)



你的定義怪怪的,人口紅利跟國民所得無關

人口紅利的定義 (by MBA智庫百科)

  所謂“人口紅利”指的是在一個時期內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兒與老年撫養負擔均相對較輕,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上升,從而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

  為了便於分析,人們使用總撫養比小於50%(14歲及以下少兒人口與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歲~64歲勞動年齡人口)為人口紅利時期,進入人口紅利時期為人口機會視窗打開,退出人口紅利時期為人口機會視窗關閉。而人口總撫養比超過60%時為“人口負債”時期。
等建好後 旁邊一坪已賣到40萬 你算的成本只有30萬
人家會願意賣你30萬嗎

jack老大 wrote:
等建好後 旁邊一坪已...(恕刪)

萬一,我說萬一,
等建好後,旁邊低成本的一坪已殺到20萬,你算的成本有30萬,
人家會願意買你30萬嗎?

別說建商穩賺不倒的,
我還真的見過建商倒閉的,
不然大家都改行蓋房子賣就好啦.
**國家 房地產高點 人口紅利高點
**日本 西元1990年 西元1992年
**美國 西元2006年 西元2008年
西班牙 西元2006年 西元2008年
*****************************
**中國 西元20?年 西元2012年
**台灣 西元20?年 西元2015年

很不巧的事實是,先進國家的房地產高點都比人口紅利高點早兩年。

難怪有人避談人口紅利,猛消毒,心裡是怕到不行。

中國有很多偷生的小孩,人口統計數據不準,又受大量QE熱錢影響,台灣則是受後者影響,兩岸房地產泡沫越來越大,是禍不是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