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業對吧

產業家業好就好業人對嗎?
kantinger wrote:
那就業對吧產業家業好...(恕刪)


那可不可以說-好舉人-舉台語也相近業

好舉人.好舉人...就是有錢的


那沒錢..x舉人嗎?
抱歉.我說錯話了


happywork wrote:
我也知道 有人稱”好額人” 也有人稱 “好野人”。

採用”好額人”的話怕有些人真的把它和額頭扯在一起了。
所以想採通俗一點的 “好野人” 但”野”其實是有一些調侃的味道。
所以才採用”也”,古台語本來就沒有字。


哪來的古台語 閩南語就閩南語

happywork wrote:
台灣古話在形容富人是用 “好也人”,不是用 “有錢人”。
那個 ”也” 是田地與房產的意思。

常常看到電視節目在採訪一些名人,都說他在房地產上賺到了多少錢。
就是說,他的房子從原先的3000萬(可租9萬)漲到現在的8000萬(還是可租9萬),他賺了不少錢。

可是在真正富人的眼中,只有田地與房產才是真正的財富。在他們看來3000萬的房子和8000萬的房子是一樣的,都是同一棟房子。嚴格說8000萬的房子價值還比不上3000萬的,因為舊了。

當然一般人的看法是,只要賣了不就賺到了嗎。
是的,賺到現金,可是你的房子呢?房子不見了。
所以還得再買回來,
如果未來房子下跌,那8000萬可以買到可出租15萬的房子。
萬一不幸未來房子上漲,那8000萬只能買到可出租5萬的房子。

在一般人的眼中,無論買到什麼房子,都是8000万,所以都賺了5000萬。
可是在富人的眼中,他不是用現金考量財富的,他會覺得買到可出租15萬的房子資產才有增加,買到可出租5萬的房子資產是減少的。

大家都說手上有房子的人都怕房價跌,那只是指一般人(尤其是28歲買1900萬的),因為一般人是視現金為資產。

我隔壁的那個收租阿伯說:「跌越多越好!」。他只租不賣,他才不怕跌。
以前,他用收的租每兩年可以再買一間房子來出租。
現在,他每4年才能再增加一間房子來出租。
他說:「就算房價漲上天他的房子依然是房子(不會增加也不會變新),所以還是房租卡喜在」。

想脫離地心引力,除了努力之外,也要了解真正的富人是怎麼看財富的。
他們不是用現金作考量的,是要有實質的價值的東西。
所以是不是要盡量的購置房產?
是的,任何可增加被動收益的投資都可以,
不過如果1000萬可以在房價低的時候買到可出租5萬的房子(不含那種違法隔間的假套房),
為何要在房價相對高的時候去買一間只能出租1萬5的房子。如果這樣就不是真正富人的思維了。

租金5萬和租金1萬5的房子在一般人眼中都是值1000萬。
可是在富人的眼中,兩者差了3倍。

雖然是用租金為例,不過不要以為是自住所以和租金無關。房屋的價值不會因為自住或出租而改變。


看完本篇後,也不用酸我,我不是 “好也人”。
-----------------------------------------

我也知道 有人稱”好額人” 也有人稱 “好野人”。

採用”好額人”的話怕有些人真的把它和額頭扯在一起了。
所以想採通俗一點的 “好野人” 但”野”其實是有一些調侃的味道。
所以才採用”也”,古台語本來就沒有字。

至於中間那個 ”額”、 ”野”、 ”也”,到底代表什麼?
古時候,除了實物之外,就算交易的工具也是銀或銅。
所以好X人就是指,擁有很多資產(指實物)的人。
如果有人不認同我的說法,儘可能拿出一套更好的論點來說,

譬如安妮大說的:
"因為他忽略的是-名聲和面子的虛榮感資產"
這個我當然要受教。

不過不要因為好X人的定義就否定整篇文章。


豪額人(郎)

豪:「多」;
額:「份量」;
郎:「人」。


pingfan2004 wrote:
一開始解釋就錯誤了 ...(恕刪)


大家傳來傳去都變口語了……
z759134628 wrote:
你在講cashflow的觀念…….(恕刪)

其實我講的不是cashflow的觀念。
是 ”價值” 和 ”價格” 的觀念。

田地是資產?
是的,田地可以有收成。像目前591裡有一塊地要賣,他就註明每年收成XX柑3萬公斤。這就是他的價值。那他要賣的就是價格。

房產是資產?
是的,房產可出租或幫你省租金,這就是價值。房子目前的市價就是價格。

黃金是資產?
黃金是比較不受時空改變,因此長年受大家認同的貨幣。
嚴格說它沒有產出的價值,他的特色就是即便有短期的價格扭曲,它的價值最終會等同價格。所以還是可以視為資產。

鑽石是資產?
鑽石是奢侈品,在富人界它可比照黃金。但是沒辦法像黃金般的通用。
所以算不算資產,因人而異。

股票、債券是資產?
是的,股票、債券的價值在於它每年給你的紅利。紅利改變價值也會變,它的市價就是價格。

以上,價格和價值是不同步的。

首篇文章要說的是,
不要把「價格」誤認為是「價值」。
如果能清楚這一點,就能利用「價格」優勢買到「價值」更高的資產。

happywork wrote:
台灣古話在形容富人是用 “好也人”,不是用 “有錢人”。
那個 ”也” 是田地與房產的意思。


我不認為有田地與房產就一定是好也人(有錢人)耶!
重點不是田地與房產的多寡, 而是所在的區域.
中南部鄉村裡的人多的是擁有一大片田地與房產, 但那些地與房產多半不值錢.
所以它們真的跟有錢人沾不上邊.




Apple Sour wrote:
我不認為有田地與房產...(恕刪)


錢跟不動產兩個本來就不一樣對嗎?
安妮美黛子 wrote:
那可不可以說-好舉人...(恕刪)

卡撐插竹篙------好野(舉)人


More than $50 million in wealth classifies a person as "ultra HNWI"


http://en.wikipedia.org/wiki/UHNWI


$50 million USD = NT15億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