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李嘉誠旗下樓盤降價25%,李兆基旗下樓盤降價40%出售

或許市行銷手法
台灣建案不也一堆這樣
你也可以開200萬一坪 成交100萬
打5折夠便宜吧

問題是把5折可能還比其他房子價高

貴或便宜 漲或跌 是要拿成交價來跟區域同等級房子比較
晚上收到信義房屋簡訊

信義區寶徠花園104P x 168萬/P + 車位另估

保證成交且座南朝北(非朝福地)

我想應該不是亂發的吧?

Koei
台灣房子公設比率太高,國外房子多賣實坪,所以台灣房子實際的單價相當高,常常超越一些知名國際大城巿,但這幾年台灣平均收入卻退回16年前水準,房價多是靠去銀行大搬錢堆起來。

這波跌幅會空前的深,炒房的要有心理準備。

koeirene wrote:晚上收到信義房屋簡訊

信義區寶徠花園104P x 168萬/P + 車位另估

保證成交且座南朝北(非朝福地)

我想應該不是亂發的吧?
部分三四線城市盲目進行新城建設,導致「空城」、「鬼城」出現,甚至個別地區出現公務員攤派賣房的現象。這些信息的披露,使得三四線城市的風險浮出水面。中金公司的研報表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冷熱不均,整體而言,未來兩三年供給過剩將是最大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開始,不少大型開發商已從三四線城市撤離,回歸一二線城市。有專家認為,房地產投資資金的撤出將加劇這種風險,不僅會導致房價出現下跌,也可能使得部分城市出現一批爛尾樓。這種局面不僅在鄂爾多斯和溫州曾出現過,且與近期香港樓市降價的邏輯如出一轍。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微博]統計,今年1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901元人民幣/平方米,環比上漲0.63%。但其中有37個城市的房價出現環比下跌,比上年12月增加5個城市。房價下跌的城市中,除廈門、溫州、海口等以外,均為三四線城市,烏魯木齊、新鄉、洛陽跌幅居前。

此外,一向看多樓市的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日前也忽然改口。他在亞布力論壇上表示,今年房價漲幅將大幅度下滑。「很多開發商以為今年可能跟去年一樣,很樂觀。我個人對他們提出警告,我說你們太樂觀了,很危險。」任志強說。
fact111 wrote:
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恕刪)


大戶調節資產
和一般自住需求者的關聯性是為何?
大戶空所以你空
大戶當初買
你們跟進了嗎?
fact111 wrote:
香港先倒下了,再來是中國還是台灣?

難道,
萬科王石的 "樓市「非常不妙」" 還有其他解讀方式?

難道,
溫州連跌29個月,
二手房的降幅在30%到40%左右。
法院加速推出拍賣,
還不夠明確?
「一旦美國QE政策退出,象徵著香港樓市進入熊市。」黃立衝表示,隨著美國縮減買債規模,QE退出時點逼近,市場利率上漲將大幅推高購房者負擔,加上熱錢將撤離香港,樓市前景不樂觀。

新鴻基位於香港元朗的住宅建案「爾巒」在10日推出156個新單位,平均售價約每平方公尺人民幣7.2萬元(約每坪新台幣111.6萬元),較去年降幅達40%,造成周邊中古屋價格也應聲下滑10%至15%。瑞銀預估,未來其他開發商會跟進降價,短期內對中古屋房價帶來降價壓力。

滙豐證券指出,流動性、失業率、房屋供應及負擔能力四個因素,都會不利香港樓市。外界預估,今年樓價會下跌15%,而利率走勢加重2015年香港樓市下跌風險。

中原地產研究部董事黃良昇表示,今年香港地產商將加快推新盤的速度,對比去年只有9,000多個新盤供應,今年預期將有1.5萬個,地產商降價促銷回籠資金壓力加大,預計香港樓市將有新一輪調整。

科瑞岱爾 wrote:
台灣房子公設比率太高,國外房子多賣實坪,所以台灣房子實際的單價相當高,常常超越一些知名國際大城巿,但這幾年台灣平均收入卻退回16年前水準,房價多是靠去銀行大搬錢堆起來。

這波跌幅會空前的深,炒房的要有心理準備。


以台北市為例2013年買賣移轉+第一次移轉登記大約是4.5萬戶
而台北市的總戶數是102.5萬戶
流動的戶數比率約4.3%(炒做的最大值不會超過這個數)
這個比率離全民炒房我認為恐怕有點遠
所以"這波跌幅會空前的深"推論恐怕沒有事實依據
我的看法跌當然該跌也會跌
但要看到"崩"或"空前"恐怕未必
沒買沒賣的98萬戶持有人"多數"應該不屬於銀行搬錢的炒家
98萬戶房價漲的時候沒賣跌的時候當然更不賣
台北市籌碼太少要跌深真的很難
預售、新成屋降價四成了,中古、二手房只有更慘。
豪哥大 wrote:


以台北市為例2013


2011以來,成交量年年少兩成,流動性越來越糟,不是好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