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北房價下跌會先從中古屋反應?

因為在崩盤01都說買房要打三折,所以屋主都提高到不行,再讓不知情的打三折。。。
21.543 wrote:
目前台北市降價物件的降幅大都落在5%到10%之間,如果超過30%,可能是當初的開價過高。

21.543 wrote:
這樣懂了嗎???

我有看內文喔!
這種事還要我教,
賣不掉就 "加價賣" 啊!

而且,
您現在不去出價的話,
就算有跌超過20%也不是您買到?

sunhm wrote:
我有看內文喔!這種事...(恕刪)



唉~~~

別人耍寶搞笑

大家當笑話看就行了


你還當他是回事

服了你

我認輸!!!
21.543 wrote:難道你不知道,中古屋的屋主,都把自己的房

難怪成交量會一路low下去…...
現在的房子
不管是中古屋還是新成屋
都吹得跟天一樣高,跟黃金一樣貴
那麼大一個泡泡
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破了
一堆人還在拼命灌氣進去

坐看風雲起,笑看泡沫滅
曾經有個在空中飛翔的機會而我選擇降落 直到想再次拍動翅膀的時候卻已無力飛起 曾經的天空,現在只能仰望

maxkingella wrote:
可能每個地區狀況也不一樣吧,但新成屋賣不出去應該比中古屋更容易降價才對,
個人曾觀察過新竹和桃園,降價都是先從新城屋開始~
特別是財務體質爛的小建商,賣不出去被利息咬著很快就降價了
但為何台北會相反呢?

因為台北市你要的5~15年中古屋根本沒幾間,
說到中古屋都是30~40年老公寓。

先想像一下你願不願意住沒電梯沒車位又要爬四樓的老公寓?
花1500~2000萬買一間老公寓,
接下來20年都要走很遠還爬樓梯,
去大賣場扛東西回來、生小孩天天揹小孩搬嬰兒車,
這樣的生活品質值得你花2000萬嗎?

中古屋老公寓如果沒有改建的幻想潛在利益,
單純去看房屋本身的使用價值,
其實根本不值那麼多錢。

21.543 wrote:
難道你不知道,中古屋的屋主,都把自己的房子當新屋在賣嗎???
不信!!!
回去問一下你的爹娘
賣房子時,倆老相信房屋折舊率嗎???
他會告訴你~~~
只有"買"的時候要看屋齡



有點文不對題呀0.0"
所以我問的是在台北"中古屋"為何會比新屋先跌價呢...
從我開始有買賣經驗,觀察房地產開始,
發現殺價空間最大的,通通都是買再次級地段,
被貸款壓住的預售屋或新屋投資客(桃竹、中部地區觀察到的),
對於地段好的中古屋,屋主有賣沒賣其實沒差
所以我認為:
1.房價上漲,通常應該是建商開了破區域行情的價格,
接著買方受到排擠和比價效應,讓中古屋賣方有了漲價的理由和空間~
2.然而跌價時,理應也該是由建商新案開價往下修正,
然後比較效應下使買方有更大殺價空間~

所以如果建商新案不先降價,對買方就沒有比價效應
對於很多貸款已繳清,沒房貸壓力的中古屋持有者來說,
有賣沒賣根本沒差~
但台北的房地產市場好像不是遵照這個邏輯走,
顯示在台北其實中古屋對投資客而言是會有壓力的!

至於家裡兩老是很保守務實的人,投資房地產主要賺的是長期租金,不是短期價差,
所以並不怎麼在乎屋齡新舊,只在乎地段和價格~好的地段只買不賣。
若是地段爛的房,儘管屋齡再怎麼新,建材再怎麼頂,價格在怎麼低,
他們也根本不會有興趣~
而這5年房價大漲,租金報酬率過低,就算手上有現金,他們也沒再進場追高投資了。





sunhm wrote:
因為20年以上的中古屋有整理的麻煩事要面對,
市場上整理好的中古屋,
幾乎是用新屋價在賣!


還是要看地段吧...
台北以我熟悉的地區,同區域同性質的新成屋與中古屋比較,
實際成交價至少還是有2~3成的差距
建商可不是吃素的!

sunhm wrote:
您的過去觀察應該是對的.
但是關鍵是在待售數量上頭.
待售新成屋對中古屋在比例上,
新竹和桃園過去和現在差別如何?
台北的比例我相信是減少的!


市中心新成屋很搶手,
但如果看整個大台北,包括新北...
光看林三淡、板橋、新莊、中和、三重的新屋供給量,
很難想像新屋入住率會比中古屋高
maxkingella wrote:
最近的新聞:近捷運中..

為何房地產反轉,會先反應在中古屋,而不是新成屋呢?.(恕刪)



有些人以為某些正常的中古屋總價較低比較容易獲利.
等下手後就知道中古屋不但貸款成數與利率遠不如新成屋,還沒有寬限期..

玩中古屋是一買斷就開始以秒計費的


若短期內出不了手,炒中古屋的現金流壓力絕對不小於買新成屋


所以一旦房市反轉,中古市場絕對是腥風血雨。


以目前看來

中古屋的第一隻(群)跳水老鼠已經出現!!

而中古市場若連跌兩三年,到時新成屋保證跌得比中古屋還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