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財經專題報導日本專利公司老闆寧願租房也不願意買房其中幾個理由讓我心有戚戚焉1.日本大部分本地人已經停止購買房產日本目前地產是靠中國人在撐但是中國人總有縮手一天預估10年內會縮手到時候泡泡上面的泡泡會連環破2.日本養房~課稅費用極高子女大多不敢繼承房產寧願租屋外住3.20年內東京將可能發生破壞性極高的地震(學術單位普遍認為能量未全部釋放)房地產會一夕間歸零看完之後不是悲觀而是台灣即將面臨一樣的狀態中資、港人即將在泡泡上疊泡泡讓薪資停滯的台灣接受到房地產狂漲後物價飛快墊高的惡果落入消費通縮的惡性循環更自私的還有人對外資到台灣置產過度樂觀哀血被自己人吸乾了偉大的政府還把老虎的門打開讓他們來啃肉太妙了!!!!!政府跟地產財團走在一起就會發生奇妙又不可思議的詭事我是宇宙人 wrote:最近這種消息好多喔...(恕刪)
個人是覺得,要看待下任總統人選真切去執行台灣開放的速度與政策。中國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台灣對兩岸經濟政策的開放刻不容緩,也是唯一一條生路。台灣的優勢在於民主與法治,以及與中國的語言文化相通,所以只要政策開放中國市場,很多大陸與外資的企業都很願意將企業總部與研發中心設立在台灣,觀光只是前軀,如果真正為了台灣未來發展與世界可以扮演的經濟角色著想,這是唯一對台灣在世界定位上,最有利的一條路,也是唯一一條可以提昇台灣國際競爭力的一條路。這也是這坡搭配著許多貿易障礙(服貿、貨貿)降低,讓台灣房地產廣為兩岸三地與鮭魚返鄉爭相有意投資房地產的動能來源。至今最大的核心問題,就是在於這個基本增加國際競爭力的動能要素,會因為政黨輪替的選舉不確定因素,尤其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曖昧未明,而讓整體投資資金猶豫與凍結。再加上政府為了調控建設過快,避免供過於求問題導致泡沫化,因此可刻意降低獎勵容積上限,因此導致房地產的停滯。所以,回歸到一開始的核心點─台灣對於未來中國市場的經濟角色,是否有國際競爭力! 這個關鍵點來看待台灣的房地產需求,才是王道.... 如果就業機會大增,國際競相投資來搶人,薪資自然快速飆升,那所謂的薪資所得比以及租金投報率,自然迎刃而解,房地產會快速正常化。因為本來房地產就是先行指標,反應政策面的需求而已.... 相對的,如果開放速度慢,國外根本不想來投資,薪資上不去,那房地產會因為政策的不明朗而逐漸下跌(因為實質需求不再)。總而言之,觀察重點就是─下任就任總統是誰? 以及兩岸政策是否按照台灣有利於參與中國廣大市場的方向,『明確地』去發展....如果答案是YES,這篇不過是九牛一毛的論述。
Sunnycat40 wrote:個人是覺得,要看待...(恕刪) 我當了23年的 RD, Canon、HP 都是我的客戶,公司其他部門跟 Samsung、Sony & Apple 都有業務往來以我的經驗來看,外國公司如果要進中國市場,根本不會把研發中心只設在台灣唯一的例外大概只有像 Google 這類 internet 軟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