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獎勵限縮上路 房價難降

bobotown wrote:
不是很懂這條法令~...(恕刪)


如果容積率是200%, 那就是1坪地坪可以蓋2坪建坪, 容積率獎勵如果是都更的50%, 那就是可以多蓋200%*50%=100%的建坪, 等於每1坪地坪可以多蓋1坪建坪, 連同原來的容積率共可以蓋3坪的建坪

簡單說, 新版容積率下, 一樣的地可以蓋的房子會變少或變小, 土地價值不變下, 房子單價成本就會變高, 容積率其實是為了控制單位面積內的可承載人口數量, 我是認為低一點也是種環境改善的方式啦!
ryanku wrote:
如果容積率是200%...(恕刪)


最近市區裡大樓愈蓋愈高
就是容積率獎勵太高的惡果


前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重信批評,過去新北市府給建商的容積獎勵太浮濫,包括鄰車站周邊、增設停車空間、符合都市設計審議原則、取得綠建築標章及近年推出的簡易都更等,皆能爭取額外容積獎勵,蓋出來的房子常是法定容積的兩到三倍,城市過度發展,造成交通擁擠、居住空間狹小、噪音或空氣污染等負面影響,且容積獎勵建商拿走,惡果由民眾承擔,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7623


都市更新的原意是要改善都市窳陋地區的建築,使都市的人居住環境變得更合宜、更健康,但一般人都以為都市更新只有拆除重建的處理方式,卻忘了還有整建及維護兩種作法。且由於一旦拆除重建的都市更新計畫審核通過便可獲得容積獎勵,因此造成社會大眾一窩蜂爭取重建式的都市更新,不僅迷失於爭取容積獎勵的市場價值,更忽略了都市更新的真正目的:「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55/article/1373

做生意的常把成本掛嘴邊
但是聽進去的客人又有幾個?
今天跟客人說牛肉漲價了
客人心裡面只會想:關我屁事,你漲價我就去吃隔壁

容積率限縮?
如果建商還在肉痛那些政令
那真的也太沒有遠見
遲早會有建商只求平盤回本
甚至小賠求去

難降就不要降
看是不是每家建商都這麼有魄力
沒錯,牛肉漲價了,店家為了生存,原價一百的牛肉麵遲早降到一碗十元,建商更慘

ryanku wrote:
如果容積率是200...(恕刪)

這個基本上我懂~
聽說過去容積240%的住宅用地~
從容積轉移~停車位獎勵~還有一堆拉哩拉雜的獎勵容積~加上銷坪~
一坪地可以蓋到6坪~
我比較想了解的是之前的一坪地(以容積240%為例)到底最多可以蓋到多少坪?
而新制上路後剩多少坪?
這樣才好做個比較~

還有另一疑惑~新制上路後土地坪效肯定會變低~
那土地價值不是應該也會等比例下降~為何會不變?
因為坊間說法很兩極~所以才想請了解的版友們分享一下~
感謝感謝~




it6168 wrote:
沒錯,牛肉漲價了,...(恕刪)


活了數十年, 還真沒看過牛肉麵降價的


bobotown wrote:
這個基本上我懂~
聽...(恕刪)


有請高手
bobotown wrote:
還有另一疑惑~新制上路後土地坪效肯定會變低~
那土地價值不是應該也會等比例下降~為何會不變?
因為坊間說法很兩極~所以才想請了解的版友們分享一下~
感謝感謝~

那當然啊...容積獎勵縮水,
土地價值一定往下掉!!
以前建商財團瘋狂搶標,現在喔....難了

建商說容積減少,所以成本增加...
他哪可能會跟你說土地沒有兩三年前那麼貴!

有些養很久的地,成本很低,
蓋好時就說土地成本上漲,不得不開高價

講都很會講,聽聽就好....
容積獎勵只是好到建商而已
另外建材成本攀升是在鬼扯
去看原物料指數就知道
鋼筋跟水泥價格跟10年前一樣

我是宇宙人 wrote:
意思是說要買房的,...(恕刪)


我聽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林正昇在唱山歌...啦啦啦!

獎勵容積限縮...只是讓建商賺的少...關營建成本屁事!!

且...獎勵容積也不見得可以全部用光的!

還要考慮建築消線...落物曲線...鄰房日照等....

獎勵容積也不是你要拿就拿的到...是要經過都市審查的!!!

很多建商連獎勵容積都不拿的(停獎勵外~不過現在也沒了)...

以綠建築來說...依法規定做綠建築是有獎勵的!

但現在幾乎縣市政府審查都要逼建商自行承諾做綠建築到某個等級...並放棄容積獎勵!

而若採容積移轉又一堆條件限制...不同區域又要透過審查才能移轉!

耗時又耗工...建商沒幾家有那閒時間玩獎勵容積的!

以新店裕隆城來說~他們買板橋林家花園...然後辦容積移轉到新店裕隆城開發使用!

從買進到現在辦容積移轉...審查過了嗎?

那是裕隆城的開發計畫夠大...可以這樣慢慢玩!

一般的建商要玩...我想資本要夠雄厚吧!!
以目前的建案來看,獎勵容積率基本上都只是圖利建商居多,幾乎沒看到真的回饋消費者的

倒是這一波下來,不知道是否可以把大部分幾乎都沒有用的公設去掉

變成像是日本住宅一般,頂多就是管理員的位置以及一個收發室。

最近剛好陪朋友去看房子

健身房,小孩遊戲區,會議室,會客區,超大LOBBY....
算起來至少又去掉100-300坪(視建案規模)

真的不知道誰開始推這種無用要保養無法升級,眾人意見擺不平難以管理
最後基本上都沒人在用的空間就這樣浪費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