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認為房價不會跌的請進


E.TTsai wrote:
1.你確定明年不會變動?
2.你說引進人家就會想來?這也是不確定因素
3.QE?美國今年有嗎?你確定每年各國都會這樣?
4.所以南韓日本是買地上權?...(恕刪)


1.可能會變動,往下變動,台灣現在沒有升息的條件。
2.現在台灣是卡著543條款,如果開放,到處都亂炒的陸資會有不來的理由?不開放的話,台灣嚴重少子化造成稅收減少的問題要如何解決?
3.美國迄今也不敢升息不是,難保不會再次QE,且現在歐洲跟中國不也相繼QE。
4.陸資沒去南韓日本炒嗎?有吧。

大維0840 wrote:
房價不會跌+1
理由:
1.低利率
2.因少子化,未來稅收可能會大減,政府只能引進外來人口維持一定水位之稅收收入,故早晚會開放陸資
3.因QE,造成幣值不斷貶損,不動產相對保值
4.台灣土地可以私有,與週遭國家不同



1.低利投機公式也要建構在持續有人接手+失業率不會大幅提升的前提下,未來...很難
2.引進大陸移民是減緩台灣人口衰退唯一方法,但外國人來購買不動產絕對會有很多限制,大漲不一定看的到...
3.觀念錯誤,QE造成的貨幣貶值效應是相對於其它國家而言,對經濟要陷入衰退的國家來說,
不見得會有明顯實質通膨(看看日本這20年吧!)且台幣一直是跟著美元走,目前還是處於相對升值狀態。
http://www.cbc.gov.tw/public/Attachment/41161474471.pdf
4.中國從未放棄過以武力對台統一,即使不必打到本島,光宣戰造成的動亂就足以讓房地產崩壞~
當然新台幣也會變成壁紙~所以現在賺的錢,最保值/保險的做法應該是換外幣和黃金吧!
你忘了又有新的資金要注入了嗎??

保險業有3.6兆阿,
現在是卡在法規...
這政府也算是很會開源
戲再看下去吧
不會跌不會跌不會跌!政府怎麼說都會保住房市,11A也不敢升息等等等

其它都不用管,很簡單政府會保住只升不跌,要打早幾年就應該打了,

就像現在退休金這樣領明知道以後一定出事,不過現在先領再說等爆了也是下一代的事了,

所以說什麼都沒用。

maxkingella wrote:
1.房屋買賣糾紛非...(恕刪)


1.我所謂的不批評建商跟房仲是指不買了,所以不批評了,不是指買了之後不批評,兩回事。
2.房市幾年循環應該只是參考,誰說時間到了就一定會上或下?時間沒到就不能提早實現嗎?抑或不會延長時間?
大維0840 wrote:
1.可能會變動,往下變動,台灣現在沒有升息的條件。

所以你認為美國升,台灣降,對房價會有往上的動能?

大維0840 wrote:
2.現在台灣是卡著543條款,如果開放,到處都亂炒的陸資會有不來的理由?

543是今年七月才開始實施,之前怎不來?
人家也是會精算的好嗎?沒利潤誰要來?

大維0840 wrote:
3.美國迄今也不敢升息不是,難保不會再次QE,且現在歐洲跟中國不也相繼QE。

美國已經確定9月升息,至於中國,就別提了吧!
人家在救房救市呢...

大維0840 wrote:
4.陸資沒去南韓日本炒嗎?有吧。

有啊!人家房價所得比低,有本錢炒
現在台灣人都已經不敢炒不敢接手了,
他們有那麼傻?
炒了要賣誰?有誰敢接?
沒人接要課什麼稅?
再者....要引進外資也絕不是要他們進來炒房的!

papasi wrote:
你忘了又有新的資金要注入了嗎??
保險業有3.6兆阿,
現在是卡在法規...
這政府也算是很會開源
戲再看下去吧


壽險業購買不動產圖的是長期的保值及租金報酬,
要買也是買高收租率的商用不動產/旅館/還有機會大漲的土地,
所以我一質不懂,這和收租要64年才回的了本的住宅有什麼關係?

heeroyui wrote:
交易量低有兩個可能...(恕刪)


很多人其實很有錢,其實買得起,只是在想要不要買
很多有錢人也是很會裝窮
價格未必負擔不起
房價不會跌的請進
房價不會跌的請進
房價不會跌的請進





房價不會 跌
byebye

E.TTsai wrote:
所以你認為美國升,...(恕刪)


請先去了解一下543條款再來討論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