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明明是很簡單的事,為啥被看那麼複雜

樓主把房地產當成日常生活用品來解讀啦,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因為事在“人“為嘛,且不論建商、房仲、投客...之外,還有不少在政壇的“利益共同體“,身為人民代表卻以自身利益為優先...
的確是很簡單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其實人的確生而不平等 連兄弟姊妹間資質都有差 父母也無法全然公平對待了 何況對外人?

搞政治的說口號鼓動民粹很簡單
當有能者不願多付出 無能者躺著清談都比勞心力做事的待遇要好時
這個國家或社會或團體會比較先進 打死我都不信
勸樓主多念點書

發這種文是來讓大家搞笑的嗎?

史建仁 wrote:
可是依台灣房租和購買金額,不知道要幾年才能回本

我不大同意房租與購買金額不成比例可套用到全台灣
主要還是雙北比較明顯,頂多擴展到桃園
像新竹、高雄往往都有租不如買的感受

這就像老宋上回選總統說的,從台北看天下


都市區隨便1000萬起跳,一個月租1萬多(含貴死人管理費,稅金),要1000年才回本,光是折舊就不止這些 ..(恕刪)


這位大哥
光看你的算數
我就直接上一頁了
有考慮要重讀嗎?
商品要大眾能接受
商品要大眾能接受
商品要大眾能接受







不看 不買
問題點是在於"人為炒作"~

當街訪鄰居,市場菜籃族 都跟想買房產致富時,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

居住正義,並非是讓房價人人買得起,而是讓房子不要成為有錢人的提款機~

不過這世道 笑貧不笑娼~

搞不好等等又會有魔人出來說買房獲利是資本主義天經地義之類.........的話吧~

史建仁 wrote:
如果房價一般人都負擔起...(恕刪)


如果不是一般人都想買蛋黃區, 怎會負擔不起

不過與其說負擔不起, 不如說是不甘願
當初新莊才1x萬, 現在要40萬
當初台中七期才1x萬, 現在快百萬
當初學長一千萬可以買四房, 我現在一千萬只能買2+1房
當初....現在......
會複雜化, 就是因為有人"不甘願"
目前房地寬鬆政策
政治因素大於經濟因素
政治因素有那些
1.台灣GDP下修到1.5左右
這對執政者是來說是不利的情況
利用房地產這類大量金額的交易
快速拉高整體GDP

2.給予地產商與相關行業的整頓
讓還沒出清庫存的建商
趕快出脫

3.個人總是覺得
房地寬鬆政策與下修的GDP背後
跟開放中資來台
彷彿有著隱晦的關聯
因為到時候可以用救台灣經濟
堂而皇之的引進中資
讓中資把台灣經濟架空
達到某人預期的目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