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havefun wrote:感謝,這樣貸款壓力可以再降一點,省下來的利息錢可以多買幾顆茶葉蛋來吃不過,我看房價很難因為這樣降息就彈回來...... 房價不可能"彈回來"了啦前二年本來就漲過頭了你想想人口沒增加, 實際薪資所得也沒增加, 房價這10年至少漲了二倍這二倍哪裡漲來的?還不是靠降息跟調降銀行存款準備率讓資金跑出來, 大家一窩蜂去買墊高房價的.如果定存有5%你看看房子還漲不漲價.反正降息只是告訴我們, 經濟真的不好.大家想想, 台北市一間舊公寓隨便都要一千多萬.一對新婚夫婦頭期款存個幾百萬算可以了吧? 貸款不用1千萬也要7-8買萬.那新婚夫婦收入讓你各4-5萬, 總共8-10萬吧一個人薪水房貸一個人薪水養家那養小孩怎麼辦?台灣社會又老齡化沒年輕人又怎麼帶動消費? 最會消費的就是年輕族群.結婚或者有點年紀的人要存錢養家又要考慮以後養小孩或者退休,根本不會消費.像以上這種貸款一堆的夫妻, 也不會有甚麼消費.所以台灣的經濟是外銷慘, 內銷也慘阿.內銷市場太小也就算了, 還沒消費力.結婚的都被房貸綁死了, 經濟不好薪水也沒甚麼機會增加.沒結婚的有消費力, 但是人口少阿.只能靠那1%的富人消費.pds1 wrote:除豪宅貸款管制仍舊...(恕刪)
wahaha1216 wrote:329檔期要爆衝了相信那天大家都會手牽手 一起去看屋還當場下訂裝了葉克膜 打了強心針 CPR也做了 再沒效就 不能再同意您更多了。接著看下建商強心針打的如何,去年眾多檔期,建商推案屢屢創新高,但實際建築地坪卻是接近09年的風景,最後要看看強心針對建商夠不夠力,出實招還是虛招。
pds1 wrote:在房市管制方面,央行本次大舉鬆綁房市管制措施,僅維持高價住宅貸款規範,其餘各項貸款規範均予刪除。此為去年8月13日以來,央行二度鬆綁房市管制,同時也是鬆綁幅度最大的一次。 看來這次的重點是解除管制,降息只是意思一下
沒錢結紮 34歲單親媽生12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71885〔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雖然目前台灣面臨少子化的威脅,但住在彰化縣和美鎮的卅四歲吳姓單親媽媽,卻已生下了十二個孩子,她說,自己在十八年間生下「一打」的小孩,目前獨力撫養四個女兒,真的不想再生了,只是沒錢結紮;縣議員賴清美昨天與縣府社會處、和美衛生所人員都到場關心,表示將全力協助。縣議員賴清美昨天帶著尿布奶粉與紅包,去探望吳姓單親媽媽,「單親媽」手上就抱著去年底才生下的小女娃。「單親媽」說,唸完國小就去工作,十五歲生下第一胎,而且從十七歲到廿五歲之間,每年都生一個;到了廿七歲、卅三歲時再各生一個,總共在十八年內生下「一打」的小孩,分別是十女二男,其中有一個夭折,六個出養,老大則是由生父領養,但除了第十二個小孩以外,其餘十一個都是跟前同居人所生。「單親媽」未婚,她說,因前同居人的家人阻擋婚事,就一直未辦登記,年輕時年年生孩子,還要一個人做兩份工作來養家,前同居人工作狀況不太穩定,一直說「養不起小孩」,才會同意把小孩辦理出養。結紮需花費至少一萬五千元「單親媽」說,她原本帶著三個女兒同住, 現在分別就讀高一、小二與小一,後來又認識一名單身漢,沒想到又懷孕,沒錢墮胎,去年底生了下來,但她真的不想再生了,真的想結紮了;結紮約需一萬五千至兩萬元。社會處副處長王蘭心表示,吳女為低收入戶,目前在和美租屋居住,加上兩個就讀國小女兒也有兒童補助,將與衛生局人員協助吳女結紮,並針對吳家照顧小孩情況進行評估=======================================================================看來10~20年後房價要井噴了 .. 這幾年忍住不買的累積一定潛在買方 , 加上後起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