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借我的錢也是他僅存的積蓄,我們想的比較簡單,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因為他們從南部北上討生活,一直都是租屋,厭倦了一直飄迫。
房子會漲是超乎預期,只是覺得要有耐心及正確的心態
當年父母也算北漂,他們都是做臨時工的,能在台北生存不容易,不要老在抱怨現在怎麼生活,當年小時後我們在永和租房子10年後父母硬著頭皮買了個舊公寓。

其實我有些朋友也是投資做生意,有的人成功也有失敗,但是不管你是拿這筆錢來買房子或是自己做生意
這都是自己的選擇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是你把這些錢拿來享樂用,我覺得老了自己就必須嚐這個苦果
到時候再來要政府幫你什麼都來不及
chiukuochuan wrote:
分享自己的例子,10...(恕刪)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做務實的投資,買沒用的奢侈品,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對錯

而現在很多蠢蛋跟窮鬼,被建商騙,用買奢侈品價格當做是務實的投資與置產,這就是錯的,貧富差距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窮人甘願被騙
出生的早,
該感謝你爸爸媽媽早結婚,
早把你生出來。
恭喜您,這10年是房地產黃金10年,你有幸上車,也立於不敗之地了,人生很多時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你10年前的選擇對了,人生從此不同,加油!
好好喔,現在台北市房子最少都快兩千萬吧= =
我又不想買台北市以外的房子,
覺得不方便啊...還是喜歡台北市~
南部更不可能了吧...
chiukuochuan wrote:
父母借我的錢也是他...(恕刪)


樓主 看到最近591賣房網房仲價的價格越賣越低

你買的房價現值,還高過你當初買房的價差多少?
2005年左右,有個女生在高雄工作一個月不到3萬
但她全貸買了一間高雄美術館的房子280左右
自備款約30萬全都用來買家具家電
每個月慢慢還,也環得差不多了

另外一個同事,2005年看美術館另外一棟房子
當時開給他一坪9.8萬,他猶豫之後定不買
直到現在每次說起他都很後悔,到現在他都沒有買房子

還有一個同事2005年不嘪房,跑去買台車
用到現在開始出現問題,再過不知道幾年大概就要報廢

另一個同事2009年叫他趁便宜買他不買
他硬是拖到2012年才去買
結果怎樣就不多說


不管是啥,決定全都在自己身上
好壞看自己
當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不是這個社會沒東西給你買
做任何選擇都有其風險,沒有任何人可以不勞而獲。
住是生存基本需求,如何滿足住的需求與水平都要相對應的付出。
當你選擇最低限度的付出與成本,相對的風險與報酬都是最低。
何時是好的時機點?當下就是最好同時也最壞時機,由自己決定。
chiukuochuan wrote:
當年買了間900多萬房子,現在想起來當年也是一堆人說我買那麼貴不自量力


曲曲900萬別人就說你自不量力。那你想想現在那些房子都漲到3000萬了。
人家樓主是用10年還了750萬貸款。還說夫妻薪水合起來6萬5
各位相信嗎?錢全部去還貸款了。生活所需錢怎麼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