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哥大 wrote:噗,你好像忘了房子不只是必需品還是投資品40兆的存款中永遠有一塊等著房價跳樓好進場投機 有人說跌5%就會被掃光,有人說跌10%就會被掃光,不曉得對這40兆來說...何時才能稱為好時機?20%?30%?其實也不用等,只要1/4的資金投入不動產,保證再大漲一波,何必等的這麼辛苦?
豪哥大 wrote:當年荷蘭炒的鬱金香球莖既不能吃也不能用更不是必需品鬱金香價球莖炒到崩不過打掉重練今天荷蘭一樣是鬱金香王國還沒有1折價 當年荷蘭的鬱金香球莖, 炒到一球可以換一棟房子.現在荷蘭的鬱金香球莖, 台灣花市可以買到, 三球 100.我書念不多, 豪哥大可幫忙算一下, 一球不到 40, 是一棟房子的幾折?
看了兩個月的房也看了兩個月的01感觸比較深的是有些人在板上問"我這樣的條件可以買房嗎"但以有兩個小孩又沒富爸媽的家庭來說買房這事算一算都很難(我也是其中一員)怎樣都會壓縮到子女教育、退休之類的看來若房價降不下來少子化是會持續的有人說銀行40兆等買房投資這事不只期望要能帶來要穩定現金流也要能變現撈一筆或至少不賠若是少子化持續未來可能只能期望426或外國投資客來接房子吧
豪哥大 wrote:噗,你好像忘了房子不只是必需品還是投資品40兆的存款中永遠有一塊等著房價跳樓好進場投機當年荷蘭炒的鬱金香球莖既不能吃也不能用更不是必需品鬱金香價球莖炒到崩不過打掉重練今天荷蘭一樣是鬱金香王國還沒有1折價 把房子當投資品的最該死沒辦法政府實在太無能了就像唐代的牛李黨爭早晚亡國您還巴望著40兆存款能進場接刀嗎只怕那刀多到40兆也接不完阿不瞞您說我都想把戶頭的台幣轉成美金或人民幣囉至少哪天要跑路或政府破產時不用去守著那老房子天涯四處隨我去
Hamata wrote:當年荷蘭的鬱金香球莖, 炒到一球可以換一棟房子.現在荷蘭的鬱金香球莖, 台灣花市可以買到, 三球 100.我書念不多, 豪哥大可幫忙算一下, 一球不到 40, 是一棟房子的幾折? 你好像搞錯重點了當年炒作鬱金香球莖不過是把自己的財富累積建築在前一棒的痛苦上今天房市禿鷹坐擁大筆資金在等跳樓價撿戰利品實質一樣是把自己的財富累積建築在前一棒的痛苦上財富換手的過程是沒有變的,問題是"誰得利?"個案價格只要夠是跳樓價其實並沒有接刀子的問題至於幾折算跳樓?算得出接手利潤就算是跳樓價但若期待用大盤來看個案那永遠都看不清至於要40塊買棟房子,不妨期待小7下一檔集點送房屋模型吧
豪哥大 wrote:噗,你好像忘了房子...(恕刪) 等房價跳樓好進場投機?講得好像那40兆的存款是你的一樣是不是恨不得這40兆存款最好趕快都進來買啊?之前等陸資、港資、外資,等降息,等解除信用管制現在等這40兆的存款接下來還要等什麼?等吃飯嗎?又,照你這樣講,看來最近大家的確都在等等等等多多、空空都在「等房價跳樓」都沒人要買,那量低價跌也是遲早啦況且多多不是常強調地點、地點、地點怎麼現在也開始要等時機、等價格啦?地點好不就穩賺不賠?那還要等價跌?套句多多的名言之一,等價跌你就買不到啦!講是這樣講,那怎麼還在等?有沒有發現版上一堆多多漸漸開始語無倫次、自打臉啦
近40兆的銀行存款餘額中本來就有一塊一直在等機會奢侈稅實施後大咖們唆使帥過頭之流的發起"集資買房+我帶你炒"成功將手上不想留的籌碼移轉到小咖跟菜籃族手上你看現在的存款餘額較100年6月足足多出八兆多你看現在股市九千多點了每天成交額總是幾百億大咖的房子變成利潤再轉成現金最後回到手上一部分移轉到海外開始在馬來西亞,印尼,澳洲...現在蝗蟲已飛到了泰國一部分自認只懂台灣房市死守等機會的卻自認吃了大虧~我說的是這一塊至於多多空空也不過就是房市看法不同,其實並不等同於你的行為翻翻我的發言,近9年來我一向是01唯一的看平派我尊重只坐在那裏靜等1折價從天上掉下來的人~~~反正跟我的行為和看法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