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進場的投資客現在焦慮的,除了賠售問題,還有出租問題。例如某位年輕投資客Jill,2014年初買下汐止中興路的建案,每坪成交4字頭初,今年該案交屋,但房價行情已經被拉到3字頭,若以購入總價1250萬元、20年房貸拆算,每月至少得租4.5萬元才損益兩平。"
新聞內容,問題不在"損益兩平"....
1.所以投資客原本就預計今年交屋就可立即賣出獲利?!
2.所以投資客都是買預售屋?? 都是近三年前買的 ??
3."損益兩平"?? 房產已為其資產!! 何來此言 ?! 所以租金小於貸款就每個月都是虧損?!
4."預售案打出讓利策略" 亂七八糟的字眼,從何而出 ? 不就是"降價" ?!?
5."連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都說「建商成功交屋才是英雄」"
同一記者,不同時間,雷同言論,根本是撰稿交差!!我更是懷疑其是否有真正訪問過"顏炳立"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02197143813.html
各類型的媒體充斥著雷同的記者,媒體亂象考驗著人民的智慧.
P.S 個人早已看空多數商品資產,回文不過是針對此媒體之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