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為什麼這些東西都要由住戶自己出錢(算到住戶自己的坪數內)這在商品的買賣中不太合理...我買屋就是買實坪,公共設施(車位,走道,電梯,等...怎麼不是該由建設公司提供?)現在的情況是...你不止出了錢還要負責以後的管理,維護費用...等重點是你出錢的還不能要求怎麼蓋,怎麼設計,都是由建商隨意處理的."公設比"這個東西到底哪裡蹦出來的?看似合理,但其實根本就是一項讓建商撈錢鑽漏洞的規定吧?很多國家房屋買賣中並沒有所謂這個公設是要住戶自己出錢的道理,難道他們就不沒電梯坐,沒車位停,沒走道走,沒設施,綠地,泳池,可以用了嗎?我的意思是房子就是一種商品,當公設是由建商負擔時(商品的附加價值),就是該讓建商各自使出渾身解術來競爭,誰的花樣多設備好就挑誰
買獨棟透天就不用公設了集合式住宅大樓一定要公設,必要的出入、逃生消防空間公設是政府規定的~建築師在設計大樓時,都要照法規的面積來設計土地面積跟使用分區,會影響建蔽率,容積率容積率又會影響到樓地板面積坪數只是公設因立法時,為建商開了巧門名目才來一些奇怪的雨遮來佔公設面績
台中台南休閒農夫 wrote:您害我噴咖啡了~問...(恕刪) 我不是不知道公設是什麼....今天"公設比"一詞是由何而來的?(公共設施是一回事...該誰出錢又是一回事..)很多人會說..使用者付費?你知道嗎?其實台灣早期的房子當然有所謂的公設,但公設並不算入坪數內(所謂的公設比),不算入當然就不是住戶分攤出的錢...買間房子權狀70坪結果,室內50幾坪一坪50萬...快要1千萬的公共設施分擔,你真的知道被分攤到哪裡去了嗎?真的有"分攤"的公正公平嗎?
如影隨行 wrote:我的意思是房子就是一種商品,當公設是由建商負擔時(商品的附加價值),就是該讓建商各自使出渾身解術來競爭,誰的花樣多設備好就挑誰恕刪) 如果我是建商我會很樂意接受你這樣的想法!!賣你房子後 每月你還得花錢來請我幫你管理!!做不好 你還無權換掉我 因為公設是建商的
samway0611 wrote:買獨棟透天就不用公...(恕刪) 現在連很多獨棟透天建商要撈這種錢也一樣有所謂的公設比了...隨便弄個走廊走道車道也撈一下...我的意思應該不是說公設不需要啦..應該是不該算在買方頭上...很多國家買賣房屋也都是以實坪計算.
同意樓主,全世界其他地方,你買40坪,就是40坪居住空間不會是24坪+16坪公設/停車場/etc.去灌水其他那些"公設有理"的幫腔都只是歪理沒錯,你社區有公設需要成本,我同意。但是你應該是直接反應在每坪售價,而不是加上坪數來混淆視聽啊說穿了,這種加上公設的消售文化,只是在掩護高房價罷了你以為房子是一坪50萬、60萬嗎? 錯了,其實是100-120萬用公設稀釋,是要多遮掩一下不合理的現況(不然沒辦法達到x2的效果)
如影隨行 wrote:我的意思是...為...(恕刪) 所以大家不是一直建議買大樓一定要挑低公設的啊!!! 高低公設就是您說的建案之間的自由選擇權。 就像當初我買車子附的是19吋車輪,我也只能考慮換成17吋或16吋或乾脆買別種車,但是不能說我就是要買沒有輪子的汽車一樣。所以我才說您標題是不是應該修正?
如影隨行 wrote:我的意思是...為...(恕刪) 如影隨行 wrote:我的意思是...為什...(恕刪) 政府圖利財團阿..建商阿..別國賣的是實坪..台灣賣的是虛坪...公設比超高..還說賣房子便宜....沒良心的人才會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