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莉亞 wrote:
大大們好
老家的公寓...(恕刪)
不會是在新店中興路上吧??

米莉亞 wrote:
大大們好
老家的公寓合建 總算交屋了
其中的心酸和內傷就省了
常常看到人家批評釘子戶怎樣怎樣,老公寓不改建安全問題找誰...等等
好像住公寓不配合改建就該死...
撇開存心坑錢的地主.危樓.建商捲款潛逃案例 (我們附近就有2塊地 1個蓋一半建商倒了,1個拿土地去抵押捲款跑了)
實際上 建商和地主 資訊和懂法的能力不對等
目前也沒有完善的法規規範建商 保護民眾基本權益
當建商來陰的 打電話去政府單位
對方說 我們的法沒有保障這一塊 你們要自己跟建商談(就是看建商施捨)
合建變成要看建商的良心了, 當建商要動手腳 地主只能是塊覘上肉
我們家算不錯 雖然中間停工 但是最終還是蓋完交屋 給他拍拍手
一開始說免費幫我們舊屋換新屋還送車位有多好多好,實際上背後隱藏很高的各種費用 最後地主要付幾百萬贖回自己的房子
我們鄰居200多到900多萬都有
分享我們合建案例&遇到的費用給大家參考,至於這個費用倒底應該誰付 應該由市場決定:
基本條件
位在新北市區 臨大馬路 近捷運&高速公路 生活機能好
4層公寓蓋成地上24層地下5層大樓
原本2樓 24P 換中下樓層室內約22P(權狀42P搞屁呀)+1個平面車位
在舊屋點交給建商拆屋至新屋取得使用執照期間補貼房租(市場行情的金額)
此案是掮客跟各地主談好後 再轉賣合約給建商蓋
蓋好後建商開出費用
1.1百多萬 坪差找補費用:選屋單寫的坪數只有三十多坪,口頭說 坪數變多也不會跟我們收錢 後來改設計以及灌車道增加公設坪數 並且用預售屋定價打9折算-->請留意要事先寫清楚分得坪數(室內/陽台/公設/車位大小...等分得大小) 當權狀坪數與分得不同的錢要怎麼算
2.樓差費用約40萬 選屋樓層高於合約樓層-->選屋時合約樓層沒了 說幾樓以下可選不用錢 一樣 只有口頭說說 事後不認帳
3.土地增值稅 幾十到上百萬都有可能 每戶情況不同,但是我心裡想 靠!我土地送給你 還要我付土增稅
3.土房互易稅約60萬
4.契稅約15萬
5.信託費約30萬
6.瓦斯管線費5萬
7.每年幾千塊的地價稅(幾年下來也好幾萬了) 以及剩餘雜費(管理基金幾千 代書過戶費1萬多...等都是小錢)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