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的自備款估計可能還偏低因為還有一些稅務跟後期裝潢家具添置費至於頭期款的來源相信超過半數以上都有自己存款以外的資金來源或是額外借貸而來標會也是一個常見的銀行貸款外資金來源一些是利用長輩購置已繳完貸款的房子再貸有些買賣銀行估價高(買到對的產品價位)貸的額度也會比較高建議多看多研究畢竟房子是人生屬一屬二大的消費
謝謝各位的回答,看起來除了有爸爸媽媽的支持以外,另外就是靠自己的投資收入。但是自己的投資收入這個很難說,搞不好還會倒賠。至於說用長輩的房子貸款,再加入頭期款。那麼長輩幫忙的部分大家都有還嗎 ?或者是說還得起嗎 ?創業的部分我是不考慮,因為我沒有想要創業。而且創業也是一個風險,初期投入的金額也是跟頭期款差不多吧,一間連鎖的咖啡店或小七,我看也是差不多200萬左右,光是要回本就不知道要幾年了,回不了本的話就GG了。 等到自己真的要買房的時候才發現脫離不了這種階級制度的困境。相信大家都不是工作不努力,但是就是房價真的太高
單就台北市來說台北市應該大部分(90%吧)都是靠家人..而且很多是幾乎付光了吧..只是99.9%的人絕對不會承認的...好一點的會說是跟父母無息貸款,但其實不用還......然後照顧小孩也是父母親幫忙,有要用大錢也是父母親幫忙....自己和老婆的薪水會拿去買車,買包,買錶...如果不夠再向父母親"調"個每年220萬贈與不過逢年過節還是會包個紅包給父母親,然後在fb上喊又大失血了....30歲幾歲就有幾千萬的房子,1.2百萬的車子,30幾萬的錶和10幾萬的包包小孩念何嘉仁..喜歡去中高價餐廳消費..拍照打卡等朋友的羨慕聲留言..最後..都會認為是自己"辛苦"來的..然後一副人生勝利組姿態出現...我說的不是那種大企業富二代,就你我身邊都會有很一般普通人應該很多台北人都有同感吧....
工作薪水慢慢存存個5年就夠買間中古屋的頭期款,稍微裝潢一下也住了10多年有多少錢,就買負擔得起的範圍內房子雙北,低總價的房子還不少,沒人說1500萬的新房子才能住人明明5、6百萬的中古屋一堆不願意買,別人買了房就酸說一定是靠爸?自備不到150就能買間2~3房中古屋,自己存幾年就可以,為何需要靠家人?別一天到晚想打父母的房子或金錢的主意還是實實在在存錢,有多少錢做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