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irjustin wrote:原因無他,大都會裡遮風避雨的地方多、施捨給錢的人多、剩食廚餘多、丟棄的被褥衣物多.....基本上.....街友也不是傻子,沒事不會跑到郊外去找死....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都會工作機會多。街友也是有工作的,只是賺的錢少到連房子都租不起。
前面有人講了:查實價登錄很多例子如果是重劃區 靠近的舊公寓還開跟新房一樣價就很有事外圍新房是開價太高,最後一定消風只能讓利新房一定有個 定錨價 開高走低後,就是最後能成交的價格。如果附近舊公寓還要賣新房的開價小修正一點?那我只能祝福你,是你怎麼選?反之台北市中心精華地段,新房跟舊房應該不會到 差不多價甚至差1/3價到一倍以上都有可能,看地段這樣的價差就有感,加上你家旁邊是一坪110萬以上的物件相較之下,中古屋怎麼沒有生存空間?還有差最多的公設跟管理費,一旁是35%~40%的公設 管理費5000元以上甚至近萬另一旁公設2% 還零管理費都有可能,我們享受的是同樣的學區 地段 公園 捷運是你又怎麼選?呼應一下前幾樓的發言,建議還是去看看實際的狀況再來說吧!
bike speed wrote:前面有人講了:查實價(恕刪) 危老都更熱?公寓價格連4月衰退 專家戳破泡沫"中央、地方政府大力推動都更、危老,以期加速都市更新,然而在危老10%時程獎勵,不少老公寓蠢蠢欲動,但台北市地政局公佈最近一期實價登錄交易狀況,8月住宅價格指數101.76,較7月101.39微升0.36%,其中大樓、小宅產品價格走揚,但公寓卻已連4月下跌,甚至跌破基期,每坪均價僅剩42.75萬元,創下近一年來新低紀錄。"地政局吃到誠實豆沙包?大安區萬華化。
老話一句, 這幾年都還是"人口紅利年", 所以老屋還能保值,許多人都認為少子化沒差, 也認為不管怎樣, 政府一定會護房市,卻沒想過羊毛出在羊身上, 今天剛需越來越弱,想靠政府撐盤? 就像金融海嘯對股市的影響, 政府撐的住?另外看看對岸近期房價衰退模式, 造成的主因跟台灣一樣,1. 建商房子越蓋越多, 造成空屋率極高,2. 以前的一胎化政策, 導致近年總人口持續下降在五年後, 台灣才會真正進入少子化階段, 有沒有差, 就請大家自行判斷.
Tracy k wrote:北部的我不了解不能亂講,但是住台南的我,看過很多在重劃區附近的老社區老房子,開價比重劃區內新成屋貴的情形,條件都差不多喔,舊的比較貴是要賣誰,很多掛賣的布條都掛到殘缺退色破爛了還沒拿下來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房子很有價值妄想靠著房子致富這個問題我之前就問過一個前輩了他住了30年的房子看隔壁新的賣1000萬他說沒有1000萬他不賣理由是他當初蓋的時候用的是3000磅的混凝土他覺得比新蓋好的穩固別人跟他談700萬他說免談然後那間30年的房子過了5年依然沒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