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個過程 wrote:
對不起引錯位置HWT2013 wrote:
重購退稅,先賣後買、先買後賣,二年內都適用,新制不論大小,都可按比例退稅
如果按財政部的規定不是按比例退稅喔
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front/ETW118W/CON/408/8370544112807574573?tagCode=
其中財政部文中有舉例說明
甲賣出土地現值100萬元,增值稅30萬元,買入土地現值超過100萬元時,所繳的30萬元土地增值稅可以全部退還;假如買入現值為80萬元,可以退回10萬元;如買入現值小於70萬元,則無餘額可以退稅。
我也是兩年內重購自用住宅
因為是舊屋土地現值(約480萬)大於新購土地現值(420萬)
所以繳納的增值稅約20萬是完全無法退稅喔
舊屋貸260
預售屋可貸1750
也是約2021年中交屋
我比較幸運的是同一區有長輩
所以舊屋於2018出售
接著搬去跟長輩同住(跟您租屋有點像,但便宜些不過也限制些)
@手上若有其他貸款,在新的貸款成數上是有點影響
之前有一地段很好的物件,因為有其他的房貸,以致貸不到較為理想成數的經驗
至於貸款的利率,應該不太受這影響,主要是個人的財務信用狀況為主吧
(這就要多問問銀行)
@不過這樣有一點吃虧就是土增稅沒辦法打消
但是我將售屋款項另作安置
所以其實還有小賺
@當初售屋時我是清空加上打掃而已,因為是10年屋
屋況良好,地段也不錯,價錢合理,所以三天就賣掉了.
個人是覺得空屋乾乾淨淨的樣子,讓買家覺得除了好規劃未來生活的願景之外
也會讓買家容易規劃願意再花多少錢來改裝修繕,進而快速的決定是否願意購買.
通常這邊修繕的價錢就跟討價還價也很有關係.
@所以以一屋換一屋的情況,我比較喜歡買便宜賣便宜,買貴賣貴.
在同一個時期做買售,行情我比較抓得準.
因為不知道等交屋時,到底手上的舊屋價值已經變成如何
與其承擔這種風險,我個人是傾向保守操作
真的等交屋時不景氣房價跌了,我也不會買貴賣便宜
如果股市大跌,就多貸個幾百萬出來投資,情況大壞機會大好
持有的房價雖跌了,但是又不急著賣,藉由房貸手上反而有銀彈,等待機會出手
但如果股市漲,景氣好,房價漲....那就少賺一點而已
進可攻退可守
個人愚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