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總價內含裝潢和家電,似乎越來越多;實價登錄的單價,就變高了。

erichuang801 wrote:
 有裝潢和...(恕刪)

同一社區如何分辨有送裝潢和沒送裝潢?看價格會準嗎?
國外的新屋預售或新成屋銷售其實都會含基本裝潢與家具 看案子的狀況與需求

會有許多選項讓你來決定 當然也可以選擇不要裝修就跟台灣沒有裝潢的樣子一樣

這也不是甚麼了不起 以後實價登錄 應該也要學591加上裝修程度與家具做為參考
少子化 wrote:
同一社區如何分辨有送...(恕刪)

實價登錄會注明:"含裝潢費",所以我看到這中山區一年的新成屋,價差高達20幾%。
erichuang801 wrote:
實價登錄會注明:"含...(恕刪)

那有些是不含裝潢的建案,因買家貸款有問題所以將裝潢價格灌入房價的就應該不會注明吧,還有連家電都算進去
讓有需求的買方都變成樣品屋
裝潢好之後需要拍照證明確實有裝潢
支出也需要發票
好處是可以一併貸款
實價登錄要小心地看
少子化 wrote:
那有些是不含裝潢的建案,因買家貸款有問題所以將裝潢價格灌入房價的就應該不會注明吧,還有連家電都算進去
 
所以"實價登錄"的資訊要詳細解讀,才能清楚看到真相;但同一社區會比較好判斷。
我個人是不買附家電和裝潢的新屋.
羊毛出在羊身上, 別人裝的你也不見得會喜歡.



1. 系統櫃的五金很重要, 我自己用的會選奧地利的 blum 鉸鍊和滑軌 (當初系統櫃施工做到一半時拍的)
要嘛blum, 不然接下來就德國黑騎士, 我個人會選blum.



2. 冷氣管路走線, 要怎麼跟加裝的窗戶配合? 建商送的你沒有選擇的餘地.




3. 建商送的冷氣, 是否剛好是你喜歡的廠牌和型號? 我個人保持懷疑. (裝過的冷氣, 個人排序大金第一, 施工前拍的)
板橋文化路二段也是有個一年的完工建案,實價登錄67萬一坪,但內含裝潢費3百多萬,扣除裝潢,變成59萬一坪。
只是個過程 wrote:
我個人是不買附家電和...(恕刪)

買的時候沒感覺,但賣的時候就可能會有差,除非是自住而且持有6年以上賣獲利不能高於400萬,否則就會有差,因為裝潢費用有很多是拿不到發票的,還有家俱家電的發票也不可能保留這麼久
少子化 wrote:
除非是自住而且持有6年以上賣獲利不能高於400萬,否則就會有差,因為裝潢費用有很多是拿不到發票的,還有家俱家電的發票也不可能保留這麼久


我是覺得沒有墊高實登的必要.
說真的, 那是寒酸人裝闊佬的伎倆. 下一手買家也不是笨蛋.
我不會買附裝潢或送家電的新房子, 羊毛出在羊身上, 而且賣方一定從裡面再賺一手墊高, 玩數字遊戲.
玩數字遊戲就算了, 那些送的東西是你自己心目中想要的嗎?

我自住的房子用的東西一定是水準以上, 連平常看不到的系統櫃鉸鏈和滑軌, 一定用業界頂級的.
冷氣一定找做北部辦公大樓和名人住宅的店家, 廠牌就一定是一線大廠, 其他家電也是.
有時覺得我瘋了, 洗衣機裝兩台, 一台滾筒, 一台直立, 洗烘脫的不夠, 還另買一台免曬衣.
反正電梯透天頂樓夠大, 多放幾台無所謂.
多花一點錢而已, 給自己家人比較好居住的品質.

意外和明天的太陽不知哪個先到, 賺錢不就是要對自己好一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