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7995 wrote:吃的用的店面一堆 那也是外圍主幹道而已光那些四十年以上的老房就不想碰了裝潢再屌也是一樣炒久了當然要保持這個文青形象看看只有清幽這個優點吧但也是缺點吧因為老人多、偏暗、巷弄冷清而且旁邊就松山機場
bike speed wrote:我遇到是住裡面想搬家,又沒現金的老人大部分物件都已經舊的很可怕了,一些不想爬樓梯的老頭沒得選,買不起附近三五千萬的新房。 那個地區是早年美軍協防駐台時規劃的, 時空看過去了多久了.重點是空間, 道路, 公園規劃的好(以老美自己的想法規劃的) , 到現在當然很破舊了.
民生社區新建案有屋齡3年的「筑丰築」小套房(主建物約10坪)總價約2200萬以上。屋齡9年的「國美新美館」總價約7000萬以上。中古大樓有松山新城(屋齡20多)和健康新城(屋齡16)總價約4500萬以上。
2227995 wrote:住在天龍民生社區的是不是都是低調的有錢人? 算有錢人,不過資產都在房地產上。所以民生社區跌價,會要他們的命!看起來環境清幽,是因為樓層不高,如果改建,這一優點就會消失。小公園更是笑話,現在雙北的河濱公園,是這裡的千百倍大。加上當初擋下捷運,改建毫無吸引力。現在只能靠維持現狀,釣一些盤子。
民生社區主流居民是軍公教或是一般中產階級比如說當年從大稻埕台北橋往東邊搬的這種人因為四五十年前大稻埕與中山區買不起就往東邊搬到新開發的社區低調有錢人?民生重劃區或是敦化南北路特定區多一些啦民生社區就是中產階級
procomm1722 wrote:那個地區是早年美軍協防駐台時規劃的, 時空看過去了多久了.重點是空間, 道路, 公園規劃的好(以老美自己的想法規劃的) , 到現在當然很破舊了. 民生社區是高玉樹時期的台北市政府規劃的並不是美國人規劃只是開發經費是使用美國援助款而已https://www.lda.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971200738639366&sms=4ED0DD1F7219DD43&s=71D947EA2BB895A6
你是老台北,說的沒錯!五十年前,柳公圳以東,天黑以後,除了少數地方,大都暗得跟鬼城一樣,都是一些買不起大稻埕、城內,這些繁華商區的人,不得已才去買便宜的荒涼東邊新社區,當年仁愛圓環附近已經夠便宜了,還買到機場旁邊的民生社區的,當然是經濟更拮据的,國父紀念館剛蓋好的時候,附近也是荒涼的跟什麼一樣。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啊。kaod wrote:民生社區主流居民是軍公教或是一般中產階級比如說當年從大稻埕台北橋往東邊搬的這種人因為四五十年前大稻埕與中山區買不起就往東邊搬到新開發的社區低調有錢人?民生重劃區或是敦化南北路特定區多一些啦民生社區就是中產階級
朋友親戚的講法:他已經七十歲了年輕時住正民生社區,當時靠松山機場附近整排都是矮籬笆日子過不好的人聚在一起,房子破得很後來有點跟南機場類似,算是示範社區跟樣板規劃一模一樣呆板,現在看起來反而是優點,房子都長得差不多隨著屋齡越舊,慢慢有改建下,這些優勢也不存在了。至於沒有捷運?民生汐止線有可能在民生東路過基隆河往東邊接啦!活得夠久的話,看能不能等到?
sometime0924 wrote:是有錢人 但也爛人有(恕刪) 這好像很正常吧保險是屋主保的,房子是房東的,賠償不給房東難道要給你嗎?房子受損,物件是房東的阿。之前南部氣爆的新聞,不是也都是賠償屋主嗎?如果你自己有保險,你也可以去申請。請參考https://www.rmim.com.tw/news-detail-24646====只要這麼做 房客也是住宅火險擴大保障受惠者【本文重點】明(2020)年住宅火險的保障範圍將擴大,這項新政策不只保障了房東,只要房客加保「承租人火災責任附加條款」,也是這一波新政策的受惠者。一般住宅火險,要被保險人都必須是房屋所有權人,房客無法投保住宅火險。一旦發生火災,房客的損失必須自行承擔。按租賃契約,房客必須盡善良管理人責任,所以若火災是因房客個人故意或疏失造成,就必須負賠償責任。如今已有部分產險公司的住宅火險,可讓房客在房東已投保住宅火險主約的情形下加保「承租人火災責任附加條款」並自付保費,萬一因火災導致房屋及動產受到損毀,經火場鑑定報告是由於房客疏失,或可歸責於房客,房東依法向房客請求賠償時,就可以啟動理賠,由保險公司代為賠付房東損失。若房東並未投保住宅火險,那房客可以自己投保住宅火險嗎?若房東並未投保住宅火險,房客不需經房東同意,投保住宅火險時僅能投保「自有動產」及加保「承租人火災責任附加條款」,但不能投保建築物。如此就可保障個人動產,又可以轉嫁因個人疏失必須賠償房東損失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