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過去的門檻是進去很難, 畢業容易.. 窄門確保學校有一定的招生量. 學校投資也穩定.
要改善此現象, 學校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師資與設備優勢, 設立對的科系. 採用精實主義. 實務與理論配合, 參加比賽, 建教合作, 參與國際交流, 鼓勵教授,學生創新研發, 好的技術申請專利, 將學生的智能與技術提高. 提高學生水平, 畢業門檻設立出來. 自然企業採用就是學校招生的保證.
如果只為了滿足大學的文憑, 簡直是浪費4年的金錢與光陰. 建議先工作,,在了解自己真正的興趣與需求, 再去準備去找好的大學, 找良師, 不見得一定要在國內.
個人積分:96分
文章編號:81497608
個人積分:9167分
文章編號:81498466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