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我覺得通膨根本是搶奪窮人,資助富人的工具。

通膨什麼時候變成工具? 通膨是所有經濟活動、政策跟手段造成的結果跟現象。
另外世界上不是只有窮人跟富人,如果用簡單的二分法看待問題,應該問題就很好解決了,好人跟壞人,炒房者跟非炒房者,我們跟他們。
Evan_Kao wrote:
通膨什麼時候變成工具...(恕刪)

其實沒房的因為理財的弱勢,不會驚覺通膨對自己財務的傷害,溫水煮青蛙早已經開始,當明年開始發現現金購買力大幅降低時,到這時也來不及調整資產配置了,當然就會覺得是個搶奪窮人的工具,富人早已拉大負債等待時機,難得有這機會還不好好把握?
在01版上房價打一折才是真理,但實情是頭期款實質購買力每年以3~5%在貶值,。
一鴛一 wrote:
不要當窮人就好啦...(恕刪)



看過最中肯的建議!
真的是不要當窮人就好了
cvk600 wrote:
「通膨」我覺得根本是...(恕刪)

是阿
貨幣戰爭書中就有寫到了
高額香煙稅正是助長通膨元兇之一,道理和油電雙漲,物價就上帳一樣,開店的老闆也有抽菸的,高昂香煙稅在他們看來也是生活成本,使收入盈餘降低了,所以就從商品漲價應對。


行動支付要趕快普及,才能抑制物價瘋狂上漲。

每次商品漲價都是5、10元的漲為什麼?

譬如雞排本來60元,再來就會變65元、70元這樣子。為什麼不是61元、62元這樣慢慢漲?

因為找零麻煩,店家如果漲1~2元的,找錢他不就得準備一拖拉庫的一元硬幣。

仔細觀察台灣的物價,都是以5~10元的倍數在漲的。包括看電影,KTV、景區門票…都是10元倍數在漲,尾數絕對不會有1元的。

而行動支付沒有找零問題,就可以抑制這種惡性暴漲。


1450網軍,還有 限制性招標(內定廠商),也是物價惡性通膨的元兇之一。

舉例做個破爛網站8千多萬,印個券14億…一個小小的東西,都要花十倍、百倍的錢,當然不合理啦,錢都入了某些人口袋。

貨幣價值來自生產勞動力,沒有生產卻有巨額收入,不勞而獲,錢的信用價值就變低,也就是購買力縮水,就是物價通膨。
不必怨天尤人
多行善積德多布施
下輩子__也可以做個有錢人
naposin
凡事都有因有果, 慳吝得貧窮, 樂善好施得富貴。
台灣太小了,要控制通膨不太容易。
原料大都是國外進口,加工再出口和內需。
通膨導致原料漲,相關產品也都會漲。
對於搶奪和資助的差異,我想取決對財金的知識。

有錢人有一堆理財專家操作,自然會去買資產類產品,如房子/股票。
尤其資金大,獲利更大。
反觀一般人對財金知識不足的人, 就相對有搶奪感。
尤其收入小,生活支出增加感變大。

所以,增加自已對財金的知識,才能增加自已的資產。

PS.去思考通膨要買什麼,通縮要買什麼,為何會通膨和通縮。反覆思考,就能知道資金的流動。(這些GOOGLE一下就有一堆大神在作介紹,再去思考他們的考量點。)
cvk600 wrote:
「通膨」我覺得根本是(恕刪)


你的邏輯好怪~政府舉債又不是蓋只有富人用的到的東西~難道有哪條路是只給富人走?還是哪座橋只給富人過?其實你要怨天尤人的話,這世界上每一件事、每一艘船、每一架飛機不都是給付的起的人玩嗎?

提升自己吧~寫這些、想這些都只是在發呆而已~
懂得人是順流,反之
穩定通膨是維持經濟正常的手段,所以現金要盡可能轉成能跟著通膨保值的商品。
薪資如果沒有隨著通膨跟著漲,就表示薪資縮水,
政府提高了最低薪資水準,但沒領最低薪資的人沒有跟著調漲,在通膨的影響下,多數人薪資實際上減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