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zjggs wrote:
新聞資料來源 : 工...(恕刪)
我們有像米國有鑄幣權可以無限制的量化寬鬆嗎? 不用外匯存底或是黃金進行擔保嗎?
房價跟股價就像經濟成長率的狗鏈子,會在經濟成長率的趨勢線上下跑來跑去,只是股市循環的週期較短4-8年,大家比較容易感受,而房市循環的週期可能是10-40年,當你工作到退休的職業生涯,只能看到1-2個週期,以台灣最近來看
五年級,六年級進入職場正好遇到民國80-90年代房地產十年不景氣(盤整期),那時候台灣人口持續增加,經濟成長率因電子業蓬勃發展,房價盤整而受薪階級薪水持續增加,讓經濟軟著陸,所以可以用合理價位購置住房
七年級進入職場要買房,大概是民國100前後,已經過92年(2003年SARS後,精確的說是當年10月,開始從谷底帶量噴出)後,房價開始價量俱揚的噴出行情十年的高檔,沒有上一輩幫忙,真的很難在台北市買房,可能成為高房價受害的一代人(在此指70-79年)。
至於八年級後段班或是九年級買房負擔比,個人傾向樂觀看待,要看這波台灣人口從2020年(109年)高點 2356 萬開始反轉(生不如死,人口逐漸減少),配合我們生產力上昇的動能,經濟成長率來看這波房地產修正幅度,是軟著陸或是硬著陸而定。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wrote:
房價跟股價就像經濟成長率的狗鏈子
至於八年級後段班或是九年級買房負擔比,個人傾向樂觀看待,要看這波台灣人口從2020年(109年)高點 2356 萬開始反轉(生不如死,人口逐漸減少),配合我們生產力上昇的動能,經濟成長率來看這波房地產修正幅度,是軟著陸或是硬著陸而定。
以IMF購買力平價來看
2000年21460
2021年61370
年化漲幅5.13%
2003/1 加權報酬指數4525
2021/10 加權報酬指數33649
年化漲幅11.3%
2001/1 信義房價指數100
2021/7 信義房價指數341.62
年化漲幅6.17%
股價漲得比經濟多很多, 但實際上並沒有超漲, 預估本益比都在13~14倍左右, 只能說貧富差距擴大了
而房價有脫離現實嗎? 你說呢?
而人口反轉能證明房價會跌嗎?
日本人口高峰是2010年1.281億, 而現在是1.258億
結果從2010到現在, 日本總體房價漲了20%
如果你用人口反轉來預測10~20年後台灣買房壓力會降, 我只能說太樂觀了
我不否認人口僅數百至數千人的鄉鎮房價在未來20年可能會崩盤, 但都市就別想了, 我認為20年後蛋黃區新成屋每坪單價會翻倍(台北市可能低於2倍), 20年翻倍也就是一年漲3.6%而已, 預計會跟購買力增長幅度差不多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