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539分
文章編號:84735646
cartoondog007 wrote:
非蛋黃區的二手房子(永和),稍微在空間與屋齡上不妥協的都要2-3000萬
房子整體一班也不會太好看,會需要額外資金在整修
雖然在負擔範圍內,心裡面過不去這些錢只能買到這狀態房子這關,同樣價格在倫敦zone 10可直接買二手house,90萬歐 (3000萬台幣),但是是一整棟
後來跟朋友聊了一下,同產業別的朋友,剔除掉開公司的
領薪水的這個年齡大約就是6-8萬月收,好一點的10萬,特殊能力或者家裡幫忙也不計算在內
如果依照傻瓜公式計算代表大部分的人都只能買1000萬內的房子
然後妥協就是很遠+小,兩人生活還可,但考慮生BB就難
個人的淺見.
若你能約略預估十年以上,穩定工作收入的話.
有兩成自備款,其餘貸款,那十倍的年收入,就是你能不太緊,剛好負擔的房屋總價.


個人積分:3815分
文章編號:84735939
cartoondog007 wrote:
這中間沒有關心過台灣房價與薪資,只是很常看到朋友在說薪資跟不上房價的議題
自己看了一圈買房網站之後才真的有體會臉書在說的是什麼😂
非蛋黃區的二手房子(永和),稍微在空間與屋齡上不妥協的都要2-3000萬
房子整體一班也不會太好看,會需要額外資金在整修
倫敦zone 10可直接買二手house,90萬歐 (3000萬台幣),但是是一整棟
路過...剛好是我熟悉的區域
台灣現在高房價是事實
但永和...算是個特殊的存在
過條橋就到北市精華的中正大安區與台大,長期持續移入的租屋人口很多
加上人口密度高到爆表(戶籍人口密度曾世界第一,現在好像還是名列前茅),
自我有印象以來,房價就一直不是和北縣其他地區同個等級,
大樓2~3000萬的房價...10~20年前就很常見了,不是現在才有
英國我是不瞭解,不過以前有聽說房屋持有和買賣的成本都不低,
以你上面的物件價格來說,買的時候就好像要繳到10%房屋總價的印花稅,
且很多房子也是地上權(Leasehold?),土地是用長期租借的..每年也是要付租金和市政費的,
記得以前有個在倫敦有房的長輩和我說,英國持有30~40年成本差不多可以再買一間了,
所以難以傳給下一代。
相較之下,台灣房屋是持有成本相當低,所以房價炒高了就下不來了
這個以後會不會改不知道,畢竟未來如果邁入中高所得國家,這些都有可能會調升
cartoondog007 wrote:
領薪水的這個年齡大約就是6-8萬月收,好一點的10萬,特殊能力或者家裡幫忙也不計算在內
如果依照傻瓜公式計算代表大部分的人都只能買1000萬內的房子
然後妥協就是很遠+小,兩人生活還可,但考慮生BB就難
說這些沒別的,就想閒聊一下大家在買房時都是多少月收下決心買的
還是這個收入一班不會考慮買,或是搬去桃園周邊通勤
現在領薪水月入10萬內的...在無富爸爸情況下,
我認識的朋友在雙北,預算千萬以下最多只能買的了年紀比他大的公寓,不然就是很小的套房。
很久以前就建議他們先到桃園買了,那時到處都還是500W以下的新大樓,
先用通勤時間換房價空間,未來房價漲了賣掉再換回雙北,我本身也是用類似方式做的,才換回台北。
那時桃園基期是很低的~這樣做完全可行...但沒幾個人聽得進去。
不過現在桃園也已被炒高,中古隨便一間也要快千萬,雖然相對雙北還是很低...但現在買不保證未來能保值,
(我的理由是...桃園土地很多,天量供給的土地下房子根本永遠蓋不完,現在只是在無腦亂炒)
而如果你想要生活品質,住像類似國外環境那樣的透天豪宅,北部其實也很多...可以到桃園偏鄉比如新屋、大溪、龍潭或宜蘭看看,應該還是有機會找到CP值高且通勤時間在3~40min內的。

謝謝您的資訊,很詳細

同樣想法耶 我曾經也是天龍國一員 不過真的因為高房價 決定搬出台北做脫北者 還好兩三年前買再起漲點


個人積分:5249分
文章編號:84736613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