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想 Taifex 為什麼不推房地產期貨與符合購屋大眾角度的利率期貨商品..... (早年有個 CPF,後來下市了,但那不是符合購屋大眾角度的利率期貨商品)

要做空房地產,去放空期貨就好,犯不著去賣房子;而想買房但又怕存錢跟不上房價漲時,也可以部分比例資金投入作多房地產期貨,多少可以跟一點房價上漲的腳步。契約單位做小一點就好,部位控制可以較靈活。
dancingra wrote:
我常在想 Taifex(恕刪)



之所以會有「期貨」,就是賣家怕未來商品價格會下跌,所以先賣出該商品的行為叫期權。

為什麼沒有房地產期貨?
因為沒有賣家預期未來房地產價格會下跌,所以沒有人願意發行,只有買家預期會下跌,但沒人發行就沒有期權。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H3300 wrote:
房地產高手出現!!

何謂高手?
真正高手,都是高深莫測,深藏不露,不會輕易發表意見,悶聲大發財。
常發表通常都是建商、仲介居多,掌握財經趨勢,才是最佳選擇。
steventym wrote:
何謂高手?真正高手,(恕刪)


房地產這種投資,不需要高手,要的是笨蛋,一直買、一直買、一直買……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dancingra wrote:
要做空房地產,去放空期貨就好,犯不著去賣房子;而想買房但又怕存錢跟不上房價漲時,也可以部分比例資金投入作多房地產期貨,多少可以跟一點房價上漲的腳步。契約單位做小一點就好,部位控制可以較靈活。

要有現貨,才可以發行期貨。股市有房地產相關個股,看多就買進建商股票,看空就放空建商股票。
dancingra
但像中古屋漲價就跟建商不一定有關了..... [orz]
達克瓦 wrote:
之所以會有「期貨」,就是賣家怕未來商品價格會下跌,所以先賣出該商品的行為叫期權。

為什麼沒有房地產期貨?
因為沒有賣家預期未來房地產價格會下跌,所以沒有人願意發行,只有買家預期會下跌,但沒人發行就沒有期權。


期貨商品的發行要先設計契約,而房地產市場大家較能接受的就是指數型期貨的型式,唯一的問題在於有沒有一個公眾都接受且有效貼近實際市況的指數來表彰房地產市場,有的話就可以在這上面衍生出期貨商品來。如果大家都不預期未來會下跌,那會呈現平或正價差,並不會沒有人願意賣,問題是在於正價差有多大,能接受到什麼程度。這也有價格發現的功能。

期貨只要不是濫用,會有避險的功能,未來的買方,避的是漲價的風險,未來的賣方,避的是跌價的風險。(利率這件事也是一樣)
俺的小社區(20戶)4年前也有此現象,
尤其是周末一天有好幾組來看屋,
房仲常來問要不要賣!
當時確實有好幾戶賣出搬走了,
不過每個人都是原本另外就有房的。
這2年就平靜了,沒人進出!
dancingra wrote:
期貨商品的發行要先設(恕刪)


房地產的趨勢非常明確,
紅區漲、白區跌,
傻瓜都知道。

如何做出一個綜合指數?
它只有區域指數,
區域指數還是紅區漲、白區跌。
房地產趨勢是「送分題」。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達克瓦 wrote:
房地產的趨勢非常明確,
紅區漲、白區跌,
傻瓜都知道。

如何做出一個綜合指數?
它只有區域指數,
區域指數還是紅區漲、白區跌。
房地產趨勢是「送分題」。

越少子化就越都市化!

近十年來六都的勞保人口都是正成長,所以少子化影響房價在偏鄉

因此房地產的趨勢就是都會區緩漲,偏鄉只能當祭品廢校廢村廢光光





捆大龍
現在不是少子化。是無子化,你的資訊永遠比別人慢!!
達克瓦 wrote:
房地產的趨勢非常明確,
紅區漲、白區跌,
傻瓜都知道。

如何做出一個綜合指數?
它只有區域指數,
區域指數還是紅區漲、白區跌。
房地產趨勢是「送分題」。


區域指數就夠啦,我若是有心規劃買桃園的房,我就看桃園的指數就好了。我談的問題主要是現貨交易部位太大以及難於放空,而空手有心要買房的人或已買了房正在繳貸款的人,他們沒有避險管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行情絕塵而去,自己卻一點法子都沒有。

至於送分題嘛,我個人較愚鈍,並不會那麼有把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