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應該沒幾個看過真正的房市不景氣吧?讓張教授告訴你

OK..教授想買第五間了

對吧!?
選擇是一種價值,它賦予我們控制自己生活方向的權力。
k9pols
[偷笑]
我有看過

2008金融海嘯

一堆裁員

大家求現

騎機車5分鐘到景安站附近巷子內出來就是景平路

新成屋5年內

3X坪+車位 >>> 8XX萬

那時候有錢才是大爺

現在去看已經不堪回首了
BLOG:http://www.dotblogs.com.tw/aquarius6913/Default.aspx
888calvin wrote:

沒見過

我只知道所有把房地產賣了的人⋯
就再也沒買不回來了⋯⋯[]

(恕刪)


交易成本差不多1~2成
所以賣掉房子的人
要賺三成才有機會把原本的房子買回來…
當然不太會是同一間
大概就是同社區
因為也要看原社區有沒有物件釋出

我有某間房的同棟的鄰居
當初把台北市的房子賣掉
去買了二間三峽北大特區的房子
後來再把北大特區的房子賣掉一間
再買回原社區
k9pols
這個強![拇指向上]
Z3300 wrote:
OK..教授想買第五...(恕刪)


都已經被騙4次了,
會差被騙第5次?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用以前比?以前蓋房子一坪多少?現在蓋房子一坪多少?
以前蓋(大樓)房子是蓋一棟賺一棟你知道嗎?

現在扣掉營銷才賺不到20%
你懂不懂物價通膨漲多少嗎?
端看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光房地產買賣就貢獻了多少經濟成長率,何況週邊的百工百業所帶來的連帶效益。台灣是民主國家,手法不能像集權政府那樣粗暴,而房地產這塊肥肉可一樣不能鬆口。嘴巴講居住正義,政策講要打房,但誰會跟錢袋子過意不去。
我舅舅年輕時到台北開計程車維生,在中和有了自己的公寓,供兩個小孩完成大學學業。現今的年輕人要開計程車維生,想在雙北想要結婚生子還要買房,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
當時公費生畢業分發,全班四十人接近三十位同學都選擇了北部,其他同學也大多也選擇了台中高雄。都會區生活機能方便、資訊流通快速,增能進修管道通暢,讓年輕人心神嚮往,而我服務的農業縣沒有其他同學填。一晃眼幾十年過去了,在相同的薪資水平之下,在都會區發展的同學,生活物價及購屋成本勢必會比鄉下的我高出一大截,這是我當年分發時就預想到的,不是說本人就如何的真知灼見,只能說人各有志,在都市發展的同學也是很滿意都市所帶來的進步便捷,沒有人後悔當初的決定,我很喜歡鄉下的恬靜,但我兒子卻一心嚮往都市繁華的生活。
不忍戳破兒子的美夢,在台北,年輕人普遍三萬多的薪資,只能過著貧戶般的生活;如想過得有滋有味,勢必要有好幾把刷子才行。
maxkingella wrote:

不過他有提到民國79~91那段是史上最長房市低迷期,這段板上應該很多人沒經歷過,可能誤以為房價永遠是一直直線向上的。

(恕刪)


民國79年的時候
很多人的月薪才幾千元
相較於台北市的房子一間才一百萬
(而且那個時候貸款非常非常困難)
也是金字塔頂端的人才能購買的
根本不會考慮到什麼跌不跌
因為買房子對於這些人來說
就是閒錢多不知道要幹嘛就買了


一張泛黃薪資條「時薪50元」 眾人一看陷回憶殺



maxkingella wrote:
最近平均地權過關,很...(恕刪)
業配文味道好重。
tuan88 wrote:
民國79年的時候很多...(恕刪)


扣掉生活費

果然能買房的都是有能力的

沒能力的人一樣整天抱怨買不起



我隨手發廢文~ 要50歲的路人甲乖乖上班勞動掙錢辛苦檢舉刪我文^_^ 嘻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