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應該跟歐洲一樣納入自用住宅價格嗎?

當初也說實價登錄上線,房價就會下跌,
結果價格透明後,大家都參考實價登錄,沒人要再當白癡便宜賣,連法拍屋也越來越接近實登價格
打壓房價其實很容易,增加持有稅率,調高利率房價就下來了。
問題是政府為什麼要為了少數人,犧牲大多數人的資產,還有地方政府主要的財政來源呢?
所以啦,政府就陪你們演演戲,帶帶風向推給投資客、建商,騙騙魯空的選票,問題就解決啦!
Explorer 9.23 wrote:
房價貴、物價漲…央行知道台灣通膨被遠遠低估?


根據版上一些大師發言
買房的都是傻套準備跑路
房價持續崩跌中
納入的話
物價應該下滑不是嗎
品飲是立足酒杯內的風味,放言酒杯外的世界
lycer wrote:
台灣GDP 含房價
終於超越韓國了


GDP 是有交易才算,房地產你住的好好的,沒交易會算嗎 ? 有交易算進來的,請問那佔幾趴呢 ?

請問那韓國 GDP 計算,是不包含房地產交易嗎 ?

自去年房地產交易急凍,你覺得台灣未來會 GDP 大衰退嗎 ?
提利昂·蘭尼斯特 wrote:
根據版上一些大師發言
買房的都是傻套準備跑路
房價持續崩跌中
納入的話
物價應該下滑不是嗎


呵呵,他們想不通,問題是房租持續上漲中,主要還是台灣 CPI 指數房屋 (房租) 佔比,沒有美國 CPI 指數房屋 (房租) 佔比來的高。

美國 CPI 指數高是與項目的佔比台灣佔比不同,還有囊括的項目比較多,例如中古車價也在內。

空空不看內容與邏輯,只比口號。
提利昂·蘭尼斯特 wrote:
根據版上一些大師發言
買房的都是傻套準備跑路


這種大濕我通常都叫智障

我隨手發廢文~ 要50歲的路人甲乖乖上班勞動掙錢辛苦檢舉刪我文^_^ 嘻嘻~
假數字,不是公式定義問題,是品格問題
Explorer 9.23 wrote:
從以上這則報導可看出歐洲央行早已將自用住宅價格納入物價指數計算,
請問大家覺得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應該跟歐洲一樣納入自用住宅價格嗎?


這要由定義先開始,什麼是消費者觀點的物價?以及怎麼把「消費者觀點的各類商品之物價」按一合理公式組成一個單一可作分析與歷年比較的指數?定義清楚才能論該不該把「自用住宅價格」放進去。

定義:消費者物價指數簡介
...房價雖不列入查價範圍,但住宅用房租及住宅修繕
費用等消費性支出,則包括在內。....

就此定義,它算的是租金、修繕等等消費支出,非是為置產這種支付;置產不是為消費,跟買股票是同一件事。

那今天樓主講的就是定義上的問題,重點則在「房價算消費性支出還是算投資性支出,或是二者兼具」?那買房自住的人,他不用支付租金,那他的房租支出是零嗎?(請 google 「設算租金」)想把房價弄進 CPI,重點是在於設算租金的合理性,而不是一概而論房價,因為房價(自購自用為例)就是混著消費與投資二種屬性。

簡單的例子,可以檢查自己的理解:房價大漲,但並沒有帶動租金大漲的話,請問 CPI 應否上揚反應?

...房地產、股票、債券(具投資或儲蓄性質)...

錢投入撲滿豬公,那叫做把貨幣以貨幣形式存放起來。錢投入黃金,那叫做把貨幣以黃金形式存放起來。錢投入古董,那叫做把貨幣以稀有藝品形式存放起來... 錢投入房地產.... 就變成消費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