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房租年增率,一直小於通貨膨帳率??

Vincent666888 wrote:
那你會問
房客幹嘛不自己買房?
自己付房貸就好啦?

答案是
1.01論壇都說房東是傻子
2.01論壇都說買不如租
3.01論壇都說用股息付房租還有剩
4.01論壇都說少子化房子租不掉
5.01論壇都說買房失業會被法拍
6.01論壇都說房價不斷在下跌


不要把房客都說成傻子,買的起絕對沒人會租房。
現在很多年輕人真正的原因是,房價過高頭期款根本湊不到。
bb12346789
民進黨還會派出網軍把年輕人醜化成,好吃懶做才會賺不到錢,跟國家政府沒有關係,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SKAP
這時候就會有一種人說:你不要選天龍國就有一堆便宜的房子可買好嗎,自己專看高房價的怪誰
JOJOJOKOKOKO wrote:
房東的想法應該是收的...(恕刪)
沒有錯每個房東考量的就是投報率,利率越低可以創造越高的投報率,當沒有什麼投資報酬率,你認為房東還要繼續持有房子嗎,投資報酬率低投資客還會一直買嗎
每次看到這樣的 PO 文,心中都有莫名的感激。

像這種房租漲不多,房東賺的不夠多,跟不上房價上漲,跟不上通膨指數的煩惱,只要交給房東去操心就好,租屋族只要付點房租,生活品質顧好就皆大歡喜了。
bb12346789 wrote:

沒有錯每個房東考量的就是投報率,利率越低可以創造越高的投報率,當沒有什麼投資報酬率,你認為房東還要繼續持房子嗎,投資報酬率低投資客還會一直買嗎

...(恕刪)


投報率低 所以投資客大退場啦…

預售屋早就賣不動了

市場哪來的這麼多剛需
bb12346789 wrote:
沒有錯每個房東考量的就是投報率,利率越低可以創造越高的投報率,當沒有什麼投資報酬率,你認為房東還要繼續持房子嗎


投報率高的是股票,門檻又低,進出又方便,請多考慮這一類投資。

至於房地產投報率低一事,請交給房東去煩惱。
omniyeh wrote:

像這種房租漲不多,房東賺的不夠多,跟不上房價上漲,跟不上通膨指數的煩惱,只要交給房東去操心就好,租屋族只要付點房租,生活品質顧好就皆大歡喜了。

...(恕刪)


沒辦法 政府一天到晚找房東麻煩

覺得難賺很多房東都直接退出了

房客想租便宜的房子

想買個櫃子 換個冰箱洗衣機都無法

又不可能自己找系統櫃來訂做自己喜歡的風格

只能忍⋯

住不舒服 哪來的生活品質?

台灣政府很多這種規定 最後都是雙輸的啦

像行人霸王條款一樣 公務員哪有這麼好心的
以下文章或許可以解答版主的疑惑:

但是因為文章很長,所以個人先簡單歸納重點:
一、台灣的CPI只有包含房租,不包含房價
二、房租的統計包含市場上實際的租金價格,也包含自己的房子租給自己的推估租金,但不論怎麼調查、推估、計算,房租的統計存在一定的偏差。

我個人的結論是,以房價所得比來看,台灣的房價明顯高於發達國家的水準。以租金房價比來看,台灣的租金報酬率偏低(也就是租金太便宜),所以台灣的房屋供給高於實際居住需求,但房價仍能維持高價,是因為房屋除了有居住需求,還有投資需求(所以有錢人並不在乎房屋空置,畢竟台灣的房屋持有負擔不高),這就是目前的狀況。


********以下為遠見雜誌的參考文章******
問題五:房價該被納入至 CPI 中嗎?房租通膨是否有被低估的可能性?
解答:住宅房屋因不是「消費性商品」或「耐久財」,以及其利率敏感的特性,房價不被納入 CPI 計算,然而台灣在房租方面的生活成本確實有被長期低估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住宅房屋本身在國民經濟會計制度(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中被歸類為「固定資產」,是在「生產過程」中可以長時間重複或持續使用的實體,而不是「消費性商品」或「耐久財」,因此購屋支出與房價皆不應被納入 CPI。且房貸與央行的利率政策具有高度關聯性,若將房價納入 CPI 將出現「利率上升、利息支出增加、通膨上升」的窘境,影響貨幣政策成效與目標,因此鮮少有國家採用,真正被納入 CPI 查價範圍的其實是住宅提供的「居住服務」,佔通膨權重為 24.2%,僅次於食物類 25.4% 。

然而 2008 年至 2022 年期間,信義 / 國泰房價指數上漲幅度高達 142% / 121%,CPI 房租類漲幅卻僅為 11.9%,同期間美國、英國、歐元區、澳洲、南韓、新加坡等經濟體的房價 – 房租漲幅落差介於 9 至 57 個百分點,日本更有學者指出日本租金的僵固性是美國 3 倍之高(Chihiro Shimizu, 2008),但房價 – 房租漲幅落差也僅約 30 個百分點,明顯低於台灣,引發各界討論房租通膨是否有被低估的可能性。在 2022 年 9 月台灣央行理事會議紀要中,某位理事也指出「由於部分商品價格受到政策性管制及 CPI – 房租類指數低估等因素,台灣實際的通膨壓力遠高於公佈的數據」。




近14年台灣房價漲幅高達142%、房租CPI僅12%,落差顯著。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距?
居住類 CPI 包括住宅租金(15.26%)、家庭用品費(4.3%)、水電燃氣費(1.91%)、家庭管理費(1.12%)、住宅維修費(1.18%)等子項目。其中,住宅租金是衡量「租屋者」與「自有住宅者」的平均住宅服務價值,前者反映私有 / 社會住宅出租的「實付租金」(權重 1.41%),後者則無法直接觀察價格變化,必須推估「設算租金」(權重 13.85%),亦即假設屋主將自有住宅租給自己的應收租金,但由於是估計值,勢必存在誤差的可能性。



台灣整體/居住類CPI最大子項目為房租,又分實付、設算租金。財經M平方提供
主計處採用「租金等價法」(rental equivalence approach)來衡量自有住宅設算租金,觀察實際租屋市場中相近住宅類型(與自有住宅的品質、位置、設備、地段等面向類似)的租金價格變化,也被美國、英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統計機構所廣泛採用,調查樣本來自逾 1,300 間實際私有住宅。但近年 CPI 房租類變動幅度甚小,主要原因可能為租金資料的偏誤所造成,以下整理三大關鍵:

1. 對於容易出現租金僵固的國家,固定查價樣本可能導致設算租金調整過度緩慢。

2. 租金等價法高度仰賴資料來源品質,但台灣自有住宅比率高、不健全的租屋市場將使調查失真。

3. 自住與出租的住宅特徵(例如面積、結構、屋齡、設備)本身存在差異,無法完全排除品質規格差異造成的價格變化 。

根據台大碩士李祖福(2022)《使用民間大數據租屋資料估算消費者物價指數》發現 2008 年至 2021 年間,利用 591 租屋網所計算出的 CPI 房租類平均年增率介於 3.56 ~ 3.58%,較 CPI 房租類(0.64%)大幅高出近 3 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重新計算台灣整體通膨水準後,發現 CPI 年增率應由 0.83% 上升至 1.45%(不調整支出權重)或 1.81%(調整支出權重)。


591租屋網大數據顯示主計處房租CPI年增率或長期低估3%。

591租屋網大數據顯示主計處房租CPI年增率或長期低估3%。財經M平方提供
備註:該研究論文分析超過 100 萬筆 591 租屋網的成交資料,並利用特徵迴歸模型(hedonic model)控制住宅樣本的異質性,呼應 Q1 所提的「 CPI 調查必須固定品質規格」。

不過針對上述討論,主計總處也在《有關我國 CPI 房租之編製及各界常見問題》進行回應,點出該論文研究結果的四個限制:

1. 591 租屋網資料仍可能存在偏誤、缺漏,且並未納入地段、屋齡、空調、家具等影響租金重要因子,模型變數不同都可能影響房租推估結果。

2. 網路平台交易多為更換房客的成交資料,調整房租機會高,估計結果有高估傾向。

3. 按 ILO 國際規範,CPI 查價應固定樣本(fixed basket)以避免品質造成的價格差異,591 租屋網各時點的樣本差異大、租屋條件不固定,無法直接比較。

4. 2017 ~ 2021 年期間民間資料推估房租平均漲幅為 5.2%,明顯高於內政部同期間房價漲幅 2.6%,而主要國家近年房租漲幅均低於房價漲幅,因此推估結果合理性有待商榷。
SKAP
前面的結論分析的很合理
maxkingella wrote:
現在很多年輕人真正的原因是,房價過高頭期款根本湊不到。


為何湊不到呢?因為不能開源節流啊!
勞心的工作沒能力,勞力的工作不願去,熬時間的工作不接受,那裏去開源?
手機不能舊,網速不能慢,出國不能少,餐聚一定去,外表要亮麗,生活要面子,屁個狗節流。
蛇爺
好啦月薪四萬,每個月存兩萬,沒死的話100個月就有兩百萬頭期了。後續還有貸款要繳,看你要一個月兩萬活幾年,繳完也差不多要死了,庸碌一生
lichujen
蛇爺 月薪四萬,100個月還在四萬,當然是"魯蛇"。
台灣的通貨膨脹率一直不高,執政當局沾沾自喜,尤其是中央銀行,認為護台有功,還靠利率匯差上繳大量盈餘,長期以往已造成經濟發展的偏差。

通膨不可怕,房價上漲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低薪,也就是薪資成長幅度長期偏低,房價再貴,如果薪資能夠每年成長,過個10年,就不會覺得房價高。

一、台灣的通膨遭政府刻意壓抑,一大堆的補貼、凍漲,感覺照顧全民,但壓抑通膨的結果就是薪資沒有上調的必要,或是上調幅度低於實際通膨(台灣跟日本現在就是如此)。

二、房價上漲拉高"土地"這一生產要素的成本比重,導致勞動力成本必須壓縮,所以薪資漲幅偏低,台灣很多服務業薪資沒有調高空間,尤其是餐飲、飯店住宿、補習班、零售業這一類的服務業。

三、通膨偏低,就不必調升利率,進而導致新台幣匯率偏低,有利出口競爭,卻導致內需產業不振,ITC產業富到流油,內需服務只能勉力經營。

四、匯率偏低,代表著人民勞動成本的低賤(或低估),也可以說,中央銀行刻意作賤人民的勞動力價值,當薪資這一個生產成本佔比降低,其他的生產成本比重就可以拉高,例如土地。

當然,低薪這個問題並不完全是中央銀行的錯,而且也有很多面向要考慮,包含全球競爭力等,但是台灣的貨幣金融政策是很有問題的。
補充17樓

照主計處說明CPI編制符合國際規範,而房租CPI比例權重,可得知89%台灣人住自有宅,僅11%租屋。租屋族其中又有19%是學生住學校。

學校租屋增幅又低於社會租屋,進而影響租金CPI,所以591租屋統計可能是對社會人士來說。整體租屋族的租金增長卻不一樣。(話說主計處並未統計員工宿舍費用,有可能會更低)

小結:其實台灣自有住宅權重過高,是無法反映市場上租金增長率。但CPI是反映整體生活指標,對於多數人住家裡,房租增長並不會影響他們生活的支出,所以權重可能是對的。(而房價增長可能會影響租金試算,但漲幅又會遞延好幾年,並不會反映在當下,因買房的人算整體是少數,多數人住老房子又被折舊引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