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案:七十八年二月第五次營建業務協調會(內政部78.10.21台內營字第七四五五○六號)案 由:建議於訂定全省各地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時,其住宅區容積率最低標準之訂定以至少可以興建三層樓計算(如建蔽率百分之六十,容積率至少應為百分之一百八十),以切合實際,並增加土地價值。說 明:一、現代營建技術發達,高層建築為必然趨勢,然而都市計畫受到計畫人口、居住密度等因素之限制將容積率訂定過低(如一.五層、二層樓),使土地資源無法充分利用。二、容積率之訂定除理論依據外,仍應考慮實際發展需要,查都市計畫法台灣省施行細則第二十七條規定,農業區興建農舍高度不得超過三層(一○.五公尺);又非都市土地使用規則規定,甲、乙及丁種建築用地容積率為百分之二百四十,丙種建築用地為百分之一百八十,故都市計畫區內一般住宅區若謹訂為百分之一百二十(二層樓),則在經濟上、使用上均屬不合理。決 議:各地都市計畫土地使用情況不同,不宜硬性規定其容積率之最低標,可由擬定機關於擬訂計畫時,視各地實際情況自酌訂定。在網上一層查,應該可以查到都市計畫法台灣省施行細則第二十七條規定 緣由但個人白話文過往大家平均住,土地平均分攤現在大家往都市住,鄉下沒人,合理要提升都市 容積率這點可能大家也早想到了,於是提高了 然後 現在都市車流下班都變成停車場了所以再往上會如何?? 就審查不會過吧
nacestudio wrote:有許多配套,如地下鐵(捷運)的建設、城際鐵路的建設、供電、供水密度提升等,故許多基礎建設皆須升級。 政府偏重北高 這兩個城市有本錢高容積率但高容積率 還是要考量地震吧 可能營建成本會增加很多然後把所有人都導引進大都市 也非合理政策台北啥都有 還是塞爆 集台灣政策資源於一身
aerlice0122 wrote:政府偏重北高 這兩個城市有本錢高容積率但高容積率 還是要考量地震吧 可能營建成本會增加很多然後把所有人都導引進大都市 也非合理政策台北啥都有 還是塞爆 集台灣政策資源於一身 都市有都市的樣子,鄉下也有鄉下的樣子,不是每個地方都要變成都市。房價就是要炒價格才會高,把價格炒高利潤自然好,利潤變好才有財團願意開發,越來越多的財團進駐才能形成都會區,形成都會區後才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偏鄉就是沒有炒房才會廢校廢村廢光光,就算偏鄉的房價再便宜年輕人也不愛住,寧願擠來都會區租房子,也不願意住在房價便宜的故鄉,所以高房價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想要進步的生活肯定要炒房,高房價的社會才能欣欣向榮。
黑羽斷翼 wrote:因為會被公幹糞青和小草會出來鬼叫 我一直以為台灣政府權力小,直到幾年前看到這街景,原本還以為是對岸疫情隔離出門罰100萬,連阿扁都驚訝政府有此公權力突然下令限貸,讓許多買房人措手不及,沒人敢叫其實台灣政府權力是非常大的,政府被公幹礙不礙事,要精算選票後才能知道你的立場若是在選票少那邊,你就要小心倒大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