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epeach wrote:雖說要下線,但是我發現好像我回的有一兩篇不見了,所以我還是特別說一下。
你的發言真的都很像人本在說的,問題是,人本除了讓老師對於壞學生束手無策使得奉公守法的好學生受教權益受損之外,究竟對這個社會和教育帶來什麼貢獻?
我不是「人本的」(我猜你應該指人本教育基金會吧?)
gmtmkm wrote:
你不可能把教師設想成來雞鳴狗盜之輩設計教育政策吧?(恕刪)
湘蔡 wrote:
2,30年前我還在學校的時候, 要是在學校出了什麼問題, 父母的態度多是認為是自己的小孩子不對需要管教, 會配合老師. 回家就被扁一頓+罰跪. 當然有時候也會有冤案發生. 也不是說體罰一定有用. 但是卻是父母的關心立即的顯現. 不管是什麼制度, 家長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家長沒辦法跟老師及制度作良好的配合, 這種事件只會越來越多.
至於國外的學區, 學區好不好完全的反映在房價上. 好學區通常房價高, 房產稅收的多(房產稅是美國大多數中小學資金的最大來源), 自然學校資金也多. 錢多好辦事. 所以在好學區的學校有更多資源去管理輔導教育學生. 而且有能力住在這些學區的家庭通常都是中產以上. 父母對小孩的教育也極為重視. 所以學區只會越來越好. 在所謂的貧民區, 房產稅根本收不到多少. 大多都要靠政府的補助. 沒錢的時候就只好裁教師甚至把整個學校關閉. 芝加哥南區就很多這樣的案例. 家長抗議也沒有用. 而且會住在那邊的人本來就是屬於社會的中下階層. 很多人除了正職以外還要兼個差才能圖個溫飽. 更別提每天還要關心小孩的課業跟校園生活. 在這種環境下, 能不被同儕影響而入歧途的人又有多少. 很多貧民區的學校除了裝金屬探測器之外還請退休警察來維持學校秩序. 但是霸凌事件還是曾出不窮. 並不是說好學區的學校就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但是發生的機率跟事後的處理態度一定是比不好的學區更加被學生家長老師重視. 這個就是資本主義的極致. To sum up, 不管制度如何, 家長的態度才是最重要.
另外提一下不要認為美國就沒有能力分班. 美國從小學就開始設資優班. 要進資優班得要通過重重測驗. 如果成績不能維持也會被退下來. 先進國家才是精英制度的最高崇尚者. 一般美國人想要進長春藤名校, 比台灣人要進台大難上千百倍(當然老爸是billionaire或是政治精英就另當別論). 不要把能力分班當作是洪水猛獸的排斥. 如果這是既定的遊戲規則, 我們老百姓就只能好好的跟他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