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開版~其實沒買房子的年輕大大 這輩子也不用太執著買在台北 請把錢用去追求下一站幸福

重複自刪 1111515555555555555

Nelson5 wrote:
我到不認為應該用經濟...(恕刪)
以前讀書讀不過你,現在賺錢比你多很多就找個大帽子扣這些同學是投機客,是得來不義之財,有這種小眼睛、小鼻子看法的你難怪一輩子要如此窩囊下去!在台灣每個人都處於一樣的時間和空間、一樣的法律規範和經濟環境,如果你賺的錢贏不過人家,並不是怪天、怪地、怪父母,也不能怪社會不公平或法律不公造成誰賺那麼多錢,應怪自己為何沒有別人的眼光可一夕致富,反而淪落如此。凡事要正面看事情,把自己做不到的事都怪成別人害的,那就一輩子當過一樣的生活了!
哇~好過癮,午休不睡一口氣看完20頁,雖然大家陳述各自想法,但我想表達對兩位版主的敬意與謝意,其實不管意見正反,版主將做所做過及經過的事,其心得與結果分享鄉民,希望大家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理論時,也多多分享執行後的結果。 天佑臺灣,臺灣加油,我愛臺灣!!!

房子只是一個商品,大部分的東西也都只是商品,
只要有人買得起且願意買,就能支撐他的價格,反之價格就會下來。
現在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其實是表示財力不夠,在M型社會的左邊,
政府打房會讓這些年輕人買得起? 那更是不可能,那些M型社會右邊的人早在你買得起之前就掃光了。

關鍵是M型社會的問題
政府有義務提出政策並執行
1.拉住右邊的讓他們跑得慢一點。
2.讓右邊繼續前進時,多拉一些左邊的人一起往右邊移動。

自己能做的則是找適合的路,並且腳踏實地去做,讓自己往M型右邊移動,自然就買得起。
千萬不要永遠待在左邊抱怨,因為就算社會從M型變成^型,你一樣還是買不起。
另外補充一點,所得增加不一定表示往M型的右邊移動。

小弟工作10+年的感想
現實社會存在的"公平"少之又少,怨天尤人並不會讓生活過得更好,更不要隨政治語言起舞。
政府或個人的努力絕非1、2年就會有成果,至少都要5~10年甚至更久,
很遺憾人生苦短,人並沒有時間可以看完整個社會起伏與循環,也很難重來,
趁早掂掂自己的斤兩,衡量自己目前在M型社會的位置,努力朝右方移動,
不然就改變生活哲學,擺脫物質慾望的束縛,即使收入不高也可以過得快樂。

開版的文章殘酷,確是現實。
小巫先生 wrote:
同意
loser總有很多話要說
cm跟那個誰趕快去結拜一下開一個社團
我會去幫你們按讚


好慘,真的沒有其他人想跟你對話
如果你一開始沒引我的言自取其辱
我應該也是和大家一樣懶得理你

不過剪貼一下到是沒問題
我幫你溫習一下:

小巫先生 wrote:
為什麼我退伍拼了兩年
連一台bmw 335ci都買不起
為什麼?為什麼我只能買國產車?為什麼我只能買altis?
為什麼我不能買進口車?
台灣百分之xx的年輕人都不能買進口車
這個政府真的太爛了!!!


發言之前,請注意舉例的品質
如果例子很糟糕,沈默藏拙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BMW 是社會普遍認定的奢侈品,幾乎是一種身分的象徵
退伍兩年沒本事還想學人買這種名貴轎車
是不自量力,是好高騖遠

台北市郊區 30 年的舊公寓
在前幾年沒有房蟲炒作之前,並不是什麼奢侈品
一般人工作五到八年 (年輕人),大概都有能力貸款購入

如果只有開 BMW 等名貴房車的人才配住台北市 (現在這種理論似乎變成主流?)
像我前面說的,那就踢個兩百萬人出去吧



小巫先生 wrote:
我覺得你真的是太膚淺了
新的335CI不能買我還是買得起e46啊
bmw=奢侈品?一台318 320 50萬上下為什麼買不起?
同理可證
板橋中和還是有一坪30萬上下的公寓可以買
更不要說樹林土城 林口三峽了
這種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還要教訓人...如果看不懂就不要裝懂
程度真的很落漆


要做這種程度的強辯
真的有點墮落了

一般人對 BMW 的印象是一台 50 萬的平價車嗎?這是你舉例的原意嗎?
更遑論你原本說的是 BMW 335ci,可能超過 300 萬
現在一下子用 50 萬的平價車種來為之前舉過的愚蠢例子開脫
真的蠻難看的


小巫先生 wrote:
你的理解能力真的很弱,很多人看得懂就你看不懂
新車跟中古車能不能開?可以
新車跟中古車有沒有價差?有
那為什麼非要新車?中古車不能買不能開嗎?

還扯到一般人對BMW的印象?
請問一下路上一堆10年老BMW是什麼?

只有大安信義能住嗎?
三峽能不能住?林口呢?
新成屋買不起來不能買中古屋嗎?
這麼簡單的例子看不懂還在那邊五四三


你把北市郊區 30 年的舊公寓定位為與 BMW 同級的奢侈品
這個論點就已經夠愚蠢了

蘭嶼澎湖房價更便宜,你為什麼不買?
如果衛星城市、土城、三芝、樹林,也被炒到一坪六十萬
台中、台南、高雄一坪也炒到五十萬 (台北市如果每坪炒到 120 萬,高雄 50 萬會不會太便宜?)
你要不要去住蘭嶼澎湖金門馬祖?

只因為有投機客和多到像便利商店的房仲店把房價炒到群魔亂舞
就代表我們沒有要求合理房價的權利?

你把整個討論串的品質都拉低了


小巫先生 wrote:
克林姆麵包從5元漲到25元漲了5倍,房價有漲5倍嗎?



用單一商品的價格波動來合理化房價的漲幅
也是很一個愚蠢的論點

DRAM 這幾年價格跌了幾倍?
難道房價要跟著一起跌嗎?

這八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只成長 11.5%
北市房價同一時期漲了幾倍,你知道嗎?
花了好些時間看完這篇,一篇好文,也有一些不錯的回覆,分享一些訊息與感想

1. 大陸地區一流大學畢業的,在北、上、廣、深大都市拿的起薪,絕對不比在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少(RMB 4K以上);有5年以上經驗,工作努力者,月薪合台幣5萬(RMB 12K以上)以上的,比比皆是
2. 隨著全球化,未來的競爭,不會只有在台灣內部而已
3. 歐美大企業員工,工作時數不會比較少;那些能準時上下班的,要不能力強,要不無關緊要
4. 我相信,人的一生一定有些機會,你多去尋找,機會可能多一些,不要坐著不動;隨時做好準備,機會來了也不要猶豫。就像多參加聯誼,你會多認識些男(女)孩,遇到喜歡的,就要勇敢追求。
5. 不管多或空,不管已游上岸的,或是剛下海的,先要顧好身體健康,再要多看書多學習。萬一成功,才有命去花,才有能力守成;萬一不成,還能維持住生活與生命
6. 房子不是人生的惟一,看開一點,生活快樂點
年輕時也有夢想要蓋間房
無奈人到中年體力也差 眼看是實現不了夢想
因為在外縣市 家中沒汽車真的很不方便
想吃漢堡叫老爺子開車去買 回來時老太太在沙發上都睡著了

我想說的是台北真的方便
我們這種外地鄉下人 很是羨慕 台北捷運快織成網了
趁金融風暴為自己買間老人窩
奮鬥半輩子 為老年生活預做規劃

未來像我們這樣的中老年人會越來越多
對交通 醫療 娛樂 人際互動需求有增無減
大都市會比較合適

鄉下農村噴農藥時 有機會請去體驗一下
山裡黑漆漆 就不要半夜要急著上醫院
平常多出外走走訪友 看看別人 思考自己想要什麼
有了目標 就去做吧


Charlie Liu wrote:
花了好些時間看完這篇...(恕刪)


人力素質有差,大陸一流大學畢業的,都是萬中選一的精英
台灣在目前要比人力素質,說真的有點困難,看過北大的學生努力讀書的樣子

ruralism wrote:
小弟我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工作了一個多月。
不過對人生的路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到規劃到十幾年後了。

雖然知道現在的大環境,對我們來說比較辛苦,也比較不容易賺大錢。
但是一樣每天持續的加強自己的專業能力、語言能力,每天上網學習投資理財、上mobile看大家的高見。我相信只是持續下去,在十年後的未來,我不見得會比一些前輩差,甚至超越。
我認為民主的社會就是這樣,有努力、肯學肯做的人才會成功。
如果都要大家賺一樣的錢、住一樣的房子,那跟毛澤東當初的政策有啥不一樣?

你們可以笑我傻,說我認不清事實。
但是這樣的我也過的很充實。


我覺得你很讚!
我喜歡某個大大的巴菲特的那個說法.....你會鄙視身邊股市或其他賺到錢的人,但你卻不知道他爆了多少肝及交了多少學費才有的成果,很多人說房市/股市多空,那些人也是背負著很多風險在身上,不然萬點下來時也有房價跌,也是很多企業及個人受到傷害,任何成功操作背後都是承擔著風險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罷了。

我也喜歡那個30年前台北市或那裡那裡是多少錢,現在是多少錢,但如果30年前台北市的房子到現今如果只每年漲1%或沒有什麼漲,我想七八九年級跟現在一樣也不會擁有一棟或一層台北市房子,因為不管薪水有沒有漲,都輪不到你們這一代,因為4/5/6年級比你早出生,同樣的價格及不漲的房子根本輪不到你買,因為他們排隊早買完(台北4/5/6年級的工作人口夠多了吧及中南部4/5/6年級的),版大的文只要激勵我們不是嗎,當然努力再努力,才有機會買不是嗎?

我看了版大的文只是了解自己要更努力,更有創意,在海外工作/在台灣工作過,但沒有所謂的公平/不公平,每個人出社會都是從零開始(不要跟有父母靠的人,但畢竟是100個人中的少數),檢討自己該怎麼努力才是對。

激勵自己而不是哀怨自己,但會吐口水的人也許正在苦的時候,也許幾年後你的角色就是版大了,如果幾年後仍在吐口水,表示你需要再努力囉。

現今還是很多沒靠父母或其他致富的年輕人,現今還是很多人創造出自己的機會,不然也不會從一般手機到智慧型手機,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的大腦及努力才是致富的。

多少人有點小資產的人之前不是捨棄很多東西(沒時間陪家人/爆肝研究-工作/借錢創業/背房貸/省錢不去旅遊/拿低價手機/騎機車上班淋雨/吃便宜或麵包度日/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業被笑/等等等)


努力有付出代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