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像是在打壓弱勢

xieb wrote:
墊高換屋成本,用這個來限制你的選擇,再跟你說沒限制,現在是流行睜眼說瞎話就是了?


沒墊高成本 (成本根本在於賣方開價)

沒限制選擇 (要買哪都可,買哪種物件都可)

完全沒限制換屋啊

只在於利得課稅,沒有利得沒有稅

以及利得類閉鎖六年,一切一切都只在利得


xieb wrote:
對啦,我如果是郭台銘,或我戶頭利息的零頭就是百來萬,那對我真的沒限制啦!



Johnny_depp wrote:
還有一種房價漲,是長期持有時房價帳面上的虛漲,這個也要跟你抽利得


請計算何謂帳面漲,我都不會計算
Johnny_depp wrote:

沒墊高成本 (成本根本在於賣方開價)

沒限制選擇 (要買哪都可,買哪種物件都可)

完全沒限制換屋啊

只在於利得課稅,沒有利得沒有稅

以及利得類閉鎖六年,一切一切都只在利得



對..我是賣方我開多少買方就全盤接受,有這樣的世界,政府抽我50%我都付.好奇
問一下,你現在的房子是誰買給你的?

一切一切都在對於換屋者來說,那根本不存在的利得.

Johnny_depp wrote:
請計算何謂帳面漲,...(恕刪)


我沒義務教你..

xieb wrote:
對..我是賣方我開多少買方就全盤接受,好奇問一下,你現在的房子是誰買給你的?

一切一切都在對於換屋者來說,那根本不存在的利得.


沒人說全盤接受啊,只是賦稅成本跟賣方開價的溢價幅度根本是九牛一毛,過去十年沒賦稅變動時房價都翻了幾倍


不存在的利得請提出公式或證明給財政部看才有用啊...


xieb wrote:
我沒義務教你.....(恕刪)


沒錯! 不用教我,去教財政部比較有效
Johnny_depp wrote:
沒人說全盤接受啊,只是賦稅成本跟賣方開價的溢價幅度根本是九牛一毛,過去十年沒賦稅變動時房價都翻了幾倍
不存在的利得請提出公式或證明給財政部看才有用啊...


房價飆漲不單單是稅賦的問題,但不否認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另外,你的說法站在如果我是投資客的角度來說,合情合理.但對於一個換屋族來說,我開價的溢
價根本及不上我要換的房子的漲價幅度甚遠,在這種狀況下你說的利得合理在哪?

也不需要證明給財政部看,明擺著就是要加稅還會管你合不合理,只有一群傻帽真的以為政府是
想打房.要被加稅還拍手叫好.
賣屋者沒人要賠錢賣,當然購屋者買單只有政府得利而已,屋價更高.窮人更窮,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也無法靠房地產賺到錢,以前新聞報導的窮人買屋翻身的機會不再有,政府人為的干預造成,就像當年員工分紅費用化,員工不再發股票.想到大公司領股票的機會也沒了,只有越來越多領月薪40多萬的肥貓職位,這些政府養的官員只會吃垮民眾納稅錢,真的很可惡..
xieb wrote:
房價飆漲不單單是稅賦的問題,但不否認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另外,你的說法站在如果我是投資客的角度來說,合情合理.

但對於一個換屋族來說,我開價的溢價根本及不上我要換的房子的漲價幅度甚遠,在這種狀況下你說的利得合理在哪?


很簡單

照前面有人提的通膨邏輯,通膨導致溢價幅度應該是一樣的,或差不多,不該是幅度差距甚遠

再來小換大,低換高是應該是重購退稅,沒有利得的問題,財政部吃素官員已經幫您想到了

庸人自擾

xieb wrote:
也不需要證明給財政部看,明擺著就是要加稅還會管你合不合理,只有一群傻帽真的以為政府是
想打房.要被加稅還拍手叫好.



講了千遍是稅改,不要連結打房


odko wrote:
賣屋者沒人要賠錢賣,當然購屋者買單只有政府得利而已,屋價更高.窮人更窮,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也無法靠房地產賺到錢,以前新聞報導的窮人買屋翻身的機會不再有,政府人為的干預造成,就像當年員工分紅費用化,員工不再發股票.想到大公司領股票的機會也沒了,只有越來越多領月薪40多萬的肥貓職位,這些政府養的官員只會吃垮民眾納稅錢,真的很可惡..


邏輯有謬誤歐

不管有無房地合一,都無法改變 "屋價更高.窮人更窮,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也無法靠房地產賺到錢" 這個情形

故跟房地合一完全無關

這推論我已經破很多次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