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對於出租學生套房的影響~以永達技術學院為例

陳小春2525 wrote:
如果只養活自己還無所謂,最可怕的是要用一半的勞動力去養多目前三倍的老人。
依政府現在對被資遣員工的處置方式,基本上一定是把那些荒廢的學校便宜接收改成老人院,讓他們集中在一起自生自滅,有吃有住就好了,至於照顧什麼的就不用奢求太多,反正應該也沒人會理這些老人。
所以讀私校的以後有很大的機率會回到母校渡過餘生。

台灣人自有房屋的比率是世界第一
所以回自己母校度餘生的狀況實在很難想像
當然有錢到把自己的母校買下改建莊園自住也是不錯
~~郭台銘會不會看到把台北海洋技術學院買下來改建?

至於所謂"養"多目前三倍的老人???
我認為"多"跟"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果自家老人富到都不需要你養了
又有多少人會去發善心去養別人家的老人?
現在比較常聽到 我死了都是你的
把自己這一代賺到的死抓在手裏"確保下一代在活著時盡孝道"
難道不也代表這些人並沒有被養的"需要"?

顯然"需要"跟"孝心"是兩碼子事對嗎?
如果有老人富到可以自己安排銀髮生活
政府福利政策尤其國民年金管這麼多幹啥?
直接排富支出不就降下來了
不不不,明年政黨輪替。
阿六要來要再等8年。
陰思啊 wrote:
當所有指標都已經到達...(恕刪)
豪哥大 wrote:
顯然"需要"跟"孝心"又是兩碼子事對嗎?
如果有老人富到可以自己安排銀髮生活...(恕刪)


那是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有錢沒命花的人多的是,有空可以去查查健保支出。
無疾而終當然是最好,問題是有幾個?尤其現在慢性病一堆,醫院永遠人滿為患。
當然大家都是希望老年人身體健康不需要人來照顧,因為現在人非常不願意扛這種擔子,不然怎會有少子化的問題?
以下隨便找的新聞可參考看看,現在頂客族常說的是:「以後的事管他的。」。

國人竟有過半老人沒有成功老化,生命質量同等重要,長壽也要健康

健康餘命觀念是由WHO近20年所提出:有鑑於醫療技術發達,平均壽命延長,但生命質的改善和量的增加等同重要;但隨著年歲的增長,生理與心理大多會有所變化,個體常因老化會帶來許多病痛和不適,導致生活上的不便,甚至失能需要人照顧。以60歲老人為例,其平均餘命19.63歲;健康餘命9.33歲,相當於這名老人會有10年因個體老化帶來許多身體不適,因此「成功老化」概念應運而生。東海大學統計學系教授林正祥表示:「國人壽命增長的同時,更應積極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及安適狀態,才能再延長健康餘命。」根據林正祥教授2013年所發表的研究「台灣老人成功與活躍老化之健康餘命探討」中發現,年過60台灣身心皆達安適照顧的成功老化註3比例僅佔48%,意指有52%是非成功老化。

比較兩性平均壽命及健康餘命,多數長壽女性晚年失能又失依

林教授依照ADL(日常生活功能)做為健康之基準,利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台灣地區中老年人身心社會狀況長期追蹤研究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在1993年~2003年10年間之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人男、女性健康餘命分別為85%及77%,差異約為8%,意即女性平均壽命雖較男性高,但健康餘命百分比卻比男性低,顯見其生命末期飽受折磨時間較男性長,過得更辛苦。林教授更強調,面對未來高齡化社會以及少子化的衝擊,最好的因應之道就是及早照顧自己的健康,尤其是慢性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應透過自主控制或是就醫來延後疾病,減少併發症為生活帶來的不便,才能達到成功老化、安享晚年的不二法則。

國人十大死因代謝症候群慢性病超過三成,為影響老年生活品質之重要因素,預防應及早開始

再檢視國人老年後身體最大的問題,應是中年開始之代謝症候群所引發的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根據衛福部102年所公布的統計:由代謝症候群引發慢性病之死亡率佔國人十大死因合計超過31.1%,已超過惡性腫瘤(癌症)的29%,其中包括心臟疾病(佔十大死因11.5%)、腦血管疾病(7.3%)、糖尿病(6.1%)、高血壓性疾病(3.3%)、以及腎病(2.9%),65歲以上老人慢性病的盛行率則更高。林正祥教授便指出,以60歲糖尿病患者為例,平均餘命為14歲,但健康餘命只有5年,其中有9年是身心沒有受到妥善照顧而無成功老化,飽受病痛折磨之苦。
想要當包租公

主要還是慎選大學地點


國立神校人數再次破萬

牛頭班大學則是面臨少子化.學生嚴重不足.....

(實際上是根本沒人要去念)


以後

1.國立神校.租$$$最有保障

2.野雞大學最危險
陳小春2525 wrote:
那是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有錢沒命花的人多的是,有空可以去查查健保支出。
無疾而終當然是最好,問題是有幾個?尤其現在慢性病一堆,醫院永遠人滿為患。
當然大家都是希望老年人身體健康不需要人來照顧,因為現在人非常不願意扛這種擔子,不然怎會有少子化的問題?
以下隨便找的新聞可參考看看,現在頂客族常說的是:「以後的事管他的。」。
國人竟有過半老人沒有成功老化,生命質量同等重要,長壽也要健康

現實狀況如果上一代有錢沒命花不過"益了下一代"
看到的是這家人內部財富重分配

至於健康餘命低於平均餘命是事實
醫院逐漸人滿為患要開"富人特別門診"也是事實
台灣早已是老人之家必有瑪利亞
有錢有孝子~上醫院兒女不陪也有瑪利亞幫著盡責
需要動用社會福利去照顧得終歸是少數
既然養兒防老不如存錢養老來得實際
上一代一輩子賺不到養老金跟後事錢的能有幾何?

回歸房市的主題
台灣房屋自有率世界第一
當有85%的家庭都有自己房子
只有不過15%的家庭有購屋需(+不婚族群?)
現在有150萬戶低度用電住宅等著出售
有需要緊張嗎?不需要吧?
豪哥大 wrote:
至於健康餘命低於平均餘命雖是事實
醫院逐漸人滿為患要開"富人特別門診"也是事實
但台灣今天已是老人之家必有瑪利亞
有錢有孝子~上醫院至少也有瑪利亞幫著盡責...(恕刪)


你想的太美好了,政府也知道現在人不喜歡負照顧的責任,所以推以房養老政策,以後可以名正言順的接收財產。
總之,現在政府就不可能再多出錢照顧老人了,以後稅收減少一定是更不可能,至於財產分配的問題不需擔心,我個人是有信心政府一定會推出優良政策。

雖然24小時都有冷氣可以吹,一個月也有5~6萬收入,但醫院的瑪利亞都說:「若不是被錢逼到,有誰願意來做這種翻身、拍背、擦身體、餵藥、抽痰外加被病人罵的工作。」。

豪哥大 wrote:
需要動用社會福利去照顧得終歸是少數
...(恕刪)


目前確實是少數,若沒長期臥病在床,多數子女還是會負照顧責任。

企業主:因為你是牛頭班大學畢業的

我們可能沒辦法給薪22K喔


應徵者:@#$&*%^
陸資已經攻占房市 我家隔壁透天前陣子剛移轉 背後金主就是阿六 就等政策開放那天 少子化根本沒差 人死完島自然被阿六攻佔 很悲哀嗎? 我們的祖先當年不也這樣攻佔原住民、荷蘭人的土地 人口遞減 台灣人在台灣 也不過當少數族群罷了

陳小春2525 wrote:
你想的太美好了,政府也知道現在人不喜歡負照顧的責任,所以推以房養老政策,以後可以名正言順的接收財產。
總之,現在政府就不可能再多出錢照顧老人了,以後稅收減少一定是更不可能,至於財產分配的問題不需擔心,我個人是有信心政府一定會推出優良政策。

以房養老制度是為單身老人設計的
根本不涉及"政府也知道現在人不喜歡負照顧的責任"
有錢什麼都能沒錢萬萬不能已大概是普世價值
有錢一個瑪利亞不夠當然就想辦法再多請一個
名下動產不動產一堆想要不父慈子孝一家和樂也很難
當然死了就大大不同~但他們打到誰死誰活你也看不到
所以結論:
不要問政府將為你做什麼
只要問你為自己做了甚麼

A辣愛怕跑 wrote:
陸資已經攻占房市 ...(恕刪)



不能說的秘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